[實用新型]一種換流變壓器套管芯體中部密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925452.0 | 申請日: | 2022-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617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施令;何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9 | 分類號: | H01F27/29;H01F27/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封浪 |
| 地址: | 401123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換流 變壓器 管芯 中部 密封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流變壓器套管芯體中部密封結構,包括第一法蘭、第一連接套筒、第二連接套筒、第二法蘭和充氣閥門。第一連接套筒的第一端面連接第一法蘭,第一連接套筒的第二端面連接第二連接套筒的第一端面,第二連接套筒的第二端面連接第二法蘭,第一法蘭用于連接空心復合絕緣子。充氣閥門設置在兩個連接套筒之一上,其與換流變壓器套管連通。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的外側均設置有多重O型密封圈。第二連接套筒與芯體之間的縫隙填充有環氧樹脂。本設計的中部密封結構一分為二設計,能夠提高整體密封和工作穩定性,通過膠裝結構將連接套管與電容芯體粘接在一起,大幅減小電動力產生的振動對套管中部結構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流變變壓器套管部件,特別是一種換流變壓器套管芯體中部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干式換流變套管的中部結構起到的作用包括:與變壓器出線裝置進行對接并密封變壓器、固定環氧芯體、支撐空心復合絕緣子外套,安裝試驗抽頭裝置和套管充氣接頭。如圖1所示,中部結構一般采用連接套筒、中法蘭和下法蘭三個零部件卡裝在環氧芯體上構成,卡裝后的中部結構形成一個密閉腔體,裝配結束后要進行密封試驗,保證密封可靠,防止套管安裝在變壓器上后,法蘭密封失效,變壓器油進入到套管內,或者上部的法蘭密封失效,SF6氣體進入中部結構。
發生幾率最小或者說最不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兩個法蘭處的密封全部失效,套管內部的SF6氣體進入中部結構,再從中部結構進入到變壓器內,這樣變壓器油會受到污染,不能繼續使用,需要對整個變壓器進行重新換油操作,這樣費時費力且成本浪費極大。所以,在套管設計和制造中,中部結構的密封是必須要重點保證的。
除了密封要求外,由于干式換流變套管的安裝角度和以往的油紙絕緣變壓器套管的安裝角度有很大的區別。油紙絕緣套管的上瓷件,連接套筒、下瓷件都是通過頭部油枕內的彈簧裝置固定在內絕緣芯體的導管上,整個通過的裝配力利用的是彈簧力和導管的應力,內充大量的變壓器油,安裝在變壓器上的角度要求與垂直夾角不得超過30°,防止傾斜角過大后,絕緣油和瓷件的自重過大,使得連接套筒與上下瓷件之間的密封圈錯位,造成漏油事故。
±400kV膠浸紙換流變套管的安裝角度為與水平夾角21°,傾斜角度非常大,而且變壓器在工作狀態下,電動力造成的振動也會對套管的密封和機械強度提出很高的要求,因為環氧樹脂在固化后的強度仍然比不上金屬,芯體上與連接套管卡裝的位置其實就是不超過20mm寬度的環形卡臺,所以,如果套管長期承受電動力的振動,卡臺位置的環氧樹脂就有可能開裂甚至破碎,芯體就無法受到固定,發生移位,造成套管損壞。所以,±400kV膠浸紙換流變套管的機械強度和密封可靠性的要求就要遠遠大于油紙套管,老式的中部結構也就不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全部或部分問題,提供一種應用于膠浸紙換流變套管的芯體中部密封結構,以改善套管與其所連接部件之間的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換流變壓器套管芯體中部密封結構,包括第一法蘭、第一連接套筒、第二連接套筒、第二法蘭和充氣閥門,所述第一連接套筒的第一端面連接所述第一法蘭,所述第一連接套筒的第二端面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套筒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二連接套筒的第二端面連接所述第二法蘭;所述第一法蘭用于連接空心復合絕緣子;所述充氣閥門與換流變壓器套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法蘭遠離所述第一連接套筒的一面設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組,所述第二法蘭遠離所述第二連接套筒的一面設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組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組和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組均至少包括兩層橡膠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法蘭和所述第二法蘭連接O型密封圈組的一面的粗糙度為3.2。
進一步的,所述充氣閥門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套筒或所述第二連接套筒的側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9254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樹莓派的地震信息發布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生產有機肥的發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