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872781.3 | 申請日: | 2022-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9530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姜明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忠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H7/04 | 分類號: | B25H7/04;B23K26/36;B23K26/08;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熊小青 |
| 地址: | 116000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設備 金屬加工 劃線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包括支撐底座,支撐底座頂端兩側的邊緣處均固定設有固定底座,兩個固定底座兩端的內壁均卡合設有第一電動伸縮桿,四個第一電動伸縮桿的輸出端均固定設有兩個支撐架,兩個支撐架外壁一側的上端均轉動設有支撐橫板。本實用新型一種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通過卡槽、第一滑槽以及第二電動伸縮桿可以對帶有激光切割刀的滑動塊進行位置調節,然后配合電機驅動使得支撐橫板可以轉動,并且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使其可以進行高度調節,該結構可以在工件的周邊進行不同方位以及角度的調節,使其劃線的精準度提高,從而提高裝置的加工質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立車劃線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主要是作用在船舶上端時候用的金屬零件進行加工前期切割輔助的設備裝置,且劃線是機械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廣泛用于單件或小批量生產,在鑄造企業,對新模具首件進行劃線檢測,可以及時發現鑄件尺寸形狀上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避免產生批量不合格造成的損失,在毛坯或半成品上用劃線工具畫出加工界線,或劃出作為基準的點、線的操作過程稱為劃線,劃線分為平面劃線和立體劃線兩種;
現有技術中,在設計制造該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時,大多數設計者會注重設計裝置的劃線精準度,使得零件在加工時不易出現切割偏差,但是普通的劃線機構在劃線時一般都需要工作人員手動移動劃線工具進行調節距離以及角度,此種操作十分容易造成劃線偏差,從而降低裝置的加工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船舶設備金屬加工立車的劃線機構,包括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頂端兩側的邊緣處均固定設有固定底座,兩個所述固定底座兩端的內壁均卡合設有第一電動伸縮桿,四個所述第一電動伸縮桿的輸出端均固定設有兩個支撐架,且兩個支撐架底部的兩側分別與四個第一電動伸縮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支撐架外壁一側的上端均轉動設有支撐橫板,且支撐橫板兩端的外壁分別與兩個支撐架的一側轉動連接,所述支撐橫板一側的中間位置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內壁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一滑槽。
優選的,所述卡槽的內壁卡合設有滑動塊,且滑動塊兩端的外壁分別與兩個第一滑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滑動塊的一側固定設有激光切割刀。
優選的,所述卡槽內壁的一邊側固定設有第二電動伸縮桿,且第二電動伸縮桿的輸出端與滑動塊的一側固定連接。
優選的,其中一個所述支撐架另一側的上端固定設有墊板,所述墊板的頂端固定設有電機,且支撐橫板一端的外壁穿過其中一個支撐架的內壁與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底座頂端的兩側均開設有第二滑槽。
優選的,兩個所述第二滑槽的內壁均卡合設有加工墊板,且加工墊板底部兩端的外壁分別與兩個第二滑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加工墊板頂端的中間位置轉動設有連接盤,所述加工墊板頂端另一側的邊緣處開設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內壁滑動設有限位塊,且限位塊的一側與連接盤的一側接觸,所述加工墊板頂端的一邊側固定設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支撐底座外壁的一側固定設有開關面板,所述開關面板的一側分別開設有第一電動伸縮桿開關、第二電動伸縮桿開關、激光切割刀開關以及電機開關,且第一電動伸縮桿通過第一電動伸縮桿開關、第二電動伸縮桿通過第二電動伸縮桿開關、激光切割刀通過激光切割刀開關以及電機通過電機開關均與外接電源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忠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大連忠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8727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