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變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793231.2 | 申請日: | 2022-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70985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尤建榮;尤富強;高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尤科斯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27/00 | 分類號: | D04B27/00 |
| 代理公司: | 嘉興啟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 地址: | 314599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距 拉絲 面料 織造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裝置,包括雙針經編機本體和底座,還包括埋裝機構和側收機構,所述埋裝機構由底槽、U形座、基板、定位孔、定位柱和底埋架構成,所述雙針經編機本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在雙針經編機本體的底座處設置有埋裝機構,底埋架向下埋入水泥地面處進行預埋,并使得定位柱向上露出水泥地面,此時基板借助定位孔在定位柱處進行嵌合安裝,叉車的叉臂可以插入底座的底槽處將雙針經編機本體向基板上方放去,并使得底槽處與基板表面的U形座進行嵌合,然后叉車的叉臂可以從U形座的外端座口處抽出,此時雙針經編機本體借助預埋式的埋裝機構可以牢固的在廠區地面處進行穩定放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變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裝置。
背景技術
經編間隔織物是在具有兩個平行排列針床的雙針床經編機上生產的雙面織物組織,由上下層織物面通過間隔絲連接起來而形成。經編間隔織物具有優異的性能,如能量吸收、減震抗壓性能等,其廣泛用于包裝運輸、服裝、家紡、鞋面、坐墊等領域。同時,經編間隔織物還可與基體材料形成復合性能高的復合材料,由于經編間隔織物的一體性好、密度輕,具有廣泛的工程用途。
專利號CN201911038556.9的一種變隔距經編間隔織物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用雙針床拉舍爾經編機編織織物面間的隔距為第一隔距的經編間隔織物;利用剖幅技術,從所述經編間隔織物中分割出間隔絲長度為第二隔距的經編間隔織物分片;其中,第二隔距小于或等于第一隔距,所述經編間隔織物分片中包括一個織物面;將所述經編間隔織物分片以所述織物面的中線為對稱軸對折,將對應位置的間隔絲以預設長度連接,形成兩織物面間的隔距不唯一的經編間隔織物。通過所述方法可制備出兩個織物面之間的隔距不唯一的變隔距經編間隔織物,克服了傳統技術方案中一件經編間隔織物的兩個織物面之間的隔距(間隔絲的長度)唯一的局限性。
1、現有技術的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在織造時可以在雙針經編機處進行織造,而此種雙針經編機的下方大多借助簡單座體放置在地面獲得支撐,此種安裝方式的雙針經編機的底部支撐牢固性不佳,進而雙針經編機下方缺乏較好的埋裝機構進行安裝;2、并且此種雙針經編機的機箱外側也缺乏較好的側收機構,雙針經編機的常用工具以及配件不能進行簡單收存,為此,我們提出一種變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裝置,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變隔距經編拉絲面料織造裝置,包括雙針經編機本體和底座,還包括埋裝機構和側收機構,所述埋裝機構由底槽、U形座、基板、定位孔、定位柱和底埋架構成,所述雙針經編機本體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端開設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內部嵌入有U形座,且U形座的底端座體固定連接于基板的內部,所述U形座兩側的基板表面開設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的孔體內嵌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固定連接于底埋架的頂端,所述雙針經編機本體的一端外壁處設置有側收機構,且側收機構由側板、滑槽、滑塊、收集盒和托板構成。
進一步地,所述雙針經編機本體的一端外壁處固定連接有側板,且側板的板體表面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部滑動嵌入有滑塊,且滑塊塊體固定連接于收集盒的盒壁外側,所述側板的底端外壁處固定連接有托板。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下方的底槽對稱設置有兩組,所述U形座在基板處設置有兩組;底座下方兩組的底槽處可以與基板表面兩組的U形座進行對向嵌合。
進一步地,所述底埋架表面的定位柱排列設置有三組,所述基板表面的定位孔對稱開設有三組;底埋架表面三組的定位柱可以對應嵌入基板上方三組的定位孔處進行定位嵌合。
進一步地,所述滑槽的槽體為L形槽體,所述滑塊的塊體為L形塊體;收集盒借助L形塊體的滑塊在滑槽的L形槽體處滑動嵌合時不易向外傾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尤科斯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尤科斯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7932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