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地混凝土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754696.7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34605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郝亞偉;黃華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16 | 分類號: | B28C5/16;B28C7/16;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匯聚晨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曹麗敏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工地 混凝土 混合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工地混凝土混合裝置,包括圓筒,圓筒的下端設置有出料機構,圓筒的上端設置有混合機構,出料機構包括底板,底板卡接在圓筒的內壁上,底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錐塊,底板的外圓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L形桿,兩個L形桿的上端分別插接在兩個套筒中,兩個套筒對稱固定連接在圓筒的下端外壁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轉動轉桿帶動套環圍繞環槽轉動,使轉桿從L形板的上表面上移開,進而使L形桿可向下移動,使底板從圓筒的底部移出,同時通過連接桿帶動刮料環對圓筒的內壁進行刮料,使混合好的混凝土從圓筒的下端沿著錐塊流出,防止大量的混凝土存留在攪拌機內部無法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混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工地混凝土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混凝土攪拌是將水泥,石灰,水等材料混合后攪拌均勻的一種操作方法?;炷翑嚢璺譃閮煞N,人工攪拌和機械攪拌水,混凝土攪拌機廣泛應用于我國工業、農業、交通、國防、水利、市政等建設工程中,需求量在不斷增大。
混凝土在使用時需要通過混凝土攪拌機將水泥,石灰,水等材料攪拌混合,現有的小型混凝土攪拌機完成攪拌后,通過攪拌扇葉推動混凝土移出,但是由于攪拌機的內壁無法完全傾倒,進而會導致攪拌機的內部存留大量的混凝土,且現有的橢圓狀攪拌筒不方便進行清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工地混凝土混合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工地混凝土混合裝置,包括圓筒,所述圓筒的下端設置有出料機構,所述圓筒的上端設置有混合機構;
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卡接在圓筒的內壁上,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錐塊,所述底板的外圓側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L形桿,兩個所述L形桿的上端分別插接在兩個套筒中;兩個所述套筒對稱固定連接在圓筒的下端外壁上,兩個所述L形桿的上端表面上均開設有環槽,兩個所述環槽的內部均卡接有套環;兩個所述套環的表面上均固定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下表面卡接在L形板的上表面上,兩個所述L形板對稱固定連接在圓筒的上端外壁上;所述錐塊的上表面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同一個刮料環;
所述混合機構包括兩個固定筒,兩個所述固定筒對稱固定連連接在圓筒的上端內壁上,兩個所述固定筒的內部均插接有圓塊,兩個所述圓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同一個頂板;所述頂板的另一側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板,所述轉板的另一側側壁兩端均固定連接有轉條。
優選的,所述L形桿的長度與圓筒的長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刮料環的外壁與圓筒的內壁接觸。
優選的,所述錐塊的下端外壁直徑與圓筒的內壁長度相同。
優選的,所述轉板的長度比刮料環的內徑短。
優選的,所述電機與轉板位于頂板的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轉動轉桿帶動套環圍繞環槽轉動,使轉桿從L形板的上表面上移開,進而使L形桿可向下移動,使底板從圓筒的底部移出,同時通過連接桿帶動刮料環對圓筒的內壁進行刮料,使混合好的混凝土從圓筒的下端沿著錐塊流出,防止大量的混凝土存留在攪拌機內部無法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刮料環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圓筒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部分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L形桿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75469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緊湊型輸送帶頭部刮泥裝置
- 下一篇:一種智能制造生產用定位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