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727166.3 | 申請日: | 202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84279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祖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佳多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23/12 | 分類號: | F16D2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00 重慶市九龍坡區九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后置 自動 離合器 換擋 機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包括變速鼓以及調節框,所述調節框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活動塊,活動塊的上下表面均安裝有雙頭螺桿,活動塊的正面固定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拔叉,且拔叉的左端延伸至變速鼓的內部,并與變速鼓傳動連接,調節框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圓桿。該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拔叉通過連接塊與活動塊固定連接,活動塊能夠通過雙頭螺桿和兩個移動板,帶動兩個傳動桿擠壓滑塊,使滑塊在滑槽中擠壓彈簧,通過彈簧產生的反作用力能夠使得拔叉與變速鼓之間的剛性接觸轉變為柔性接觸,從而降低了換擋臂帶動拔叉進行換擋操作時對零件的磨損效果,提高了該換擋機構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合器換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
背景技術
離合器是將動力機械的引擎動力以開關的方式傳遞至車軸上的裝置,現有大多摩托車上都設置了自動離合器,相較于傳統的離合器,自動離合器具有自動適時完成斷開與接合的能力,因此無需駕駛員手動打開或關閉離合,簡化了駕駛員的操作動作,應用較為廣泛。
現有的摩托車離合器換擋大多都是通過拔叉和變速鼓進行的,然而現有的拔叉和變速鼓之間大多都是直接硬性連接的,這就導致駕駛員每次通過腳踩換擋臂后,換擋臂帶動拔叉與變速鼓之間的零件會出現磨損的情況,長時間換擋操作后,很容易導致零件產生損壞,較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包括變速鼓以及調節框,所述調節框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活動塊,活動塊的上下表面均安裝有雙頭螺桿,活動塊的正面固定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的正面固定連接有拔叉,且拔叉的左端延伸至變速鼓的內部,并與變速鼓傳動連接,調節框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圓桿,圓桿的表面滑動連接有兩個移動板,兩個移動板的相背面均固定連接有兩個轉動座,轉動座的內壁轉動連接有傳動桿,調節框的內底壁和內頂壁均開設有兩個滑槽,滑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滑槽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
優選的,所述活動塊的上表面開設有圓孔,活動塊通過圓孔與圓桿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節框的正面開設有條形槽,且連接塊與條形槽的內壁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傳動桿遠離轉動座的一端與滑塊轉動連接,彈簧遠離滑槽內壁的一端與滑塊固定連接。
優選的,兩個所述移動板的相對面均開設有兩個螺紋孔。
優選的,所述雙頭螺桿的兩端分別與移動板和活動塊螺紋連接。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拔叉通過連接塊與活動塊固定連接,活動塊能夠通過雙頭螺桿和兩個移動板,帶動兩個傳動桿擠壓滑塊,使滑塊在滑槽中擠壓彈簧,通過彈簧產生的反作用力能夠使得拔叉與變速鼓之間的剛性接觸轉變為柔性接觸,從而降低了換擋臂帶動拔叉進行換擋操作時對零件的磨損效果,提高了該換擋機構的使用壽命。
2.該摩托車后置自動離合器換擋機構,雙頭螺桿的兩端分別與移動板和活動塊螺紋連接,在將調節框拆卸后,能夠便于將兩個移動板拆下,進而便于對傳動桿和彈簧進行更換檢修,無需將整個裝置全部拆除,提高了拆裝效率,靈活性更高,使用時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佳多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佳多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7271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豬立式蒸燙、除毛一體機
- 下一篇:沿空巷道肩部錨索防剪斷專用緊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