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異形輪廓建筑超長雙支臂懸挑腳手架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706960.X | 申請日: | 202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949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姚紅日;梁超;唐澤龍;崔健;佟秋琳;侯金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3/18 | 分類號: | E04G3/18;E04G5/00;E04G5/04;E04B1/41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邢智博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濱海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形 輪廓 建筑 超長 雙支臂懸挑 腳手架 安裝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異形輪廓建筑超長雙支臂懸挑腳手架安裝結構,涉及懸挑腳手架技術領域。本結構包括懸挑梁、鋼絲繩和斜撐;懸挑梁伸出端分別與鋼絲繩端部、斜撐端部連接,鋼絲繩另一端與懸挑梁上方的建筑墻體連接;斜撐包括第一斜撐、第二斜撐和第三斜撐,第一斜撐一端與懸挑梁伸出段端部連接,第二斜撐一端與懸挑梁伸出段中部連接,第一斜撐另一端、第二斜撐另一端分別與懸挑梁下方的建筑墻體連接;第三斜撐一端與第一斜撐中部連接,第三斜撐另一端與懸挑梁中部連接。通過設置雙支臂斜撐結構,安裝便捷,懸挑次數大大減少,對主體結構無損壞,所有配件均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節約成本,施工效率高,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懸挑腳手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異形輪廓建筑超長雙支臂懸挑腳手架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建筑行業飛速發展,異形輪廓建筑數量日益增加,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懸挑體系施工,在異形輪廓建筑中使用普通懸挑體系施工,懸挑次數較多,浪費鋼材和人力,施工作業時間長,影響施工工期。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異形輪廓建筑超長雙支臂懸挑腳手架安裝結構,具有操作方便、節約工期、安全性高的優點。
為實現此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異形輪廓建筑超長雙支臂懸挑腳手架安裝結構,包括懸挑梁、預埋件、鋼絲繩和斜撐;懸挑梁一端及中部分別通過預埋件固定在建筑樓板上,懸挑梁另一端伸出至建筑墻體外部;懸挑梁伸出端分別與鋼絲繩端部、斜撐端部連接,鋼絲繩另一端與懸挑梁上方的建筑墻體連接;斜撐包括第一斜撐、第二斜撐和第三斜撐,第一斜撐一端與懸挑梁伸出段端部連接,第二斜撐一端與懸挑梁伸出段中部連接,第一斜撐另一端、第二斜撐另一端分別與懸挑梁下方的建筑墻體連接;第三斜撐一端與第一斜撐中部連接,第三斜撐另一端與懸挑梁中部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雙支臂斜撐結構,安裝便捷,懸挑次數大大減少,對主體結構無損壞,所有配件均可拆卸,可循環使用,節約成本,施工效率高,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進一步地,懸挑梁伸出段端部垂直于懸挑梁長度方向固定連接有止滑鋼筋,鋼絲繩纏繞在止滑鋼筋上。通過設置止滑鋼筋,懸挑梁安全性增加,在拆除工字鋼時起到保護作用,安全性好;防止現場因操作不當引發安全事故。
進一步地,預埋件包括錨環、角鋼、木楔和套管,建筑樓板預埋有套管,錨環套裝在套管中,錨環上端與角鋼連接,角鋼與建筑樓板之間夾裝懸挑梁,懸挑梁與錨環之前塞裝木楔。
進一步地,建筑墻體中預埋有PVC套管,PVC套管中套裝有高強螺栓,建筑墻體通過高強螺栓連接有錨固鋼板,第一斜撐與第二斜撐分別與錨固鋼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鋼絲繩分為第一鋼絲繩和第二鋼絲繩,第一鋼絲繩一端與懸挑層墻體連接,第一鋼絲繩另一端與懸挑梁伸出段中部連接;第二鋼絲繩一端與懸挑層上層墻體連接,第二鋼絲繩另一端與懸挑梁伸出段端部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異形輪廓建筑超長雙支臂懸挑腳手架安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懸梁梁的立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止滑鋼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預埋件的平面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混凝土樓板;2、懸挑梁;21、止滑鋼筋;3、預埋件;31、角鋼;32、錨環;33、PVC套管;34、木楔;35、底板;4、鋼絲繩;5、斜撐;51、第一斜撐;52、第二斜撐;53、第三斜撐;54、錨固鋼板;6、墻體;7、高強螺栓;8、橫向工字鋼。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70696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