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703740.1 | 申請日: | 202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9083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于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總醫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A61N1/18;H05K7/20 |
| 代理公司: | 衢州維創維邦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徐衛勇 |
| 地址: | 100076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針 治療 校準 裝置 | ||
1.一種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包括:
盒體結構(1),在所述盒體結構(1)內部設置電源模塊(10)和信號處理模塊(13),所述的電源模塊(10)給信號處理模塊(13)和顯示裝置(5)供電,電針信號經過電針插接口(6)的連接使得信號處理模塊(13)得到各時刻電針治療儀的參數檢測值,顯示裝置(5)將電針治療儀輸出的波形實時顯示;
頂蓋(2),所述頂蓋(2)可拆卸的蓋接在所述盒體結構(1)的上端;
支腿(9),所述支腿(9)設置在所述盒體結構(1)的下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結構(1)包括第一底板(101)和第一側壁(102),所述第一側壁(102)圍設在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上端,在所述第一側壁(102)上設置第一散熱結構(3),在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下表面設置第三散熱盒體(8),所述電源模塊(10)設置在所述第三散熱盒體(8)的上方;
其中,在所述電源模塊(10)的下方設置散熱模塊(11),所述散熱模塊(11)包括散熱板(1101)和散熱翅片(1102),所述散熱翅片(1102)伸入所述第三散熱盒體(8),在所述第三散熱盒體(8)上設置若干個散熱槽(803);
所述散熱翅片(1102)包括第一散熱片裝置(11021)和第二散熱片裝置(11022),所述第一散熱片裝置(11021)設置在所述第二散熱片裝置(11022)的四周,所述第一散熱片裝置(11021)包括曲面散熱部(110211)和薄板散熱部(110212),所述曲面散熱部(110211)設置為沿穿過散熱槽(803)的冷卻介質的流動方向呈流線型設計,所述薄板散熱部(110212)設置在曲面散熱部(110211)靠近第二散熱片裝置(11022)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熱片裝置(11022)呈圓柱形設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熱盒體(8)包括第三底板(801),在所述第三底板(801)的上方設置第三側壁(802),所述第三側壁(802)圍成的面積自上而下呈截面逐漸縮小的矩形設置,所述散熱槽(803)設置在所述第三側壁(802)的四周,所述第三底板(801)下表面距所述第一底板(101)下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支腿(9)下表面距所述第一底板(101)下表面的高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底板(101)的上表面設置電源支架(17),所述電源支架(17)用于支撐固定所述電源模塊(10),所述電源模塊(10)與所述第一底板(101)上表面之間形成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底板(101)上設置第二散熱盒體(7),所述第二散熱盒體(7)設置在所述信號處理模塊(13)的下方,在所述第二散熱盒體(7)上設置若干個散熱孔(703),所述第二散熱盒體(7)下表面距所述第一底板(101)下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支腿(9)下表面距所述第一底板(101)下表面的高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01)呈矩形設置,所述信號處理模塊(13)、所述電源模塊(10)設置在所述第一底板(101)上靠近長度方向的兩端,所述第一散熱結構(3)包括第一散熱風道(301)和第二散熱風道(302),所述第一散熱風道(301)和第二散熱風道(302)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壁(102)長度較短的兩個側板上,所述第一散熱風道(301)、所述第二散熱風道(302)的流進方向自外向內呈傾斜向下的結構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側壁(102)長度較短的兩個側板上靠近中心的位置各設置一個連接凸臺(1025),所述連接凸臺(1025)用于固定提手(4),所述提手(4)能夠相對所述盒體結構(1)鉸接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針治療儀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側壁(102)的上端設置限位槽(1027),在所述限位槽(1027)的外側形成第一連接壁(1026),在所述第一連接壁(1026)上設置第一連接孔(1028),所述頂蓋(2)包括頂板(201),在所述頂板(201)邊緣輪廓內側設置圍擋連接壁(202),在所述圍擋連接壁(202)上設置第二連接孔(203),所述圍擋連接壁(202)伸入所述限位槽(1027)內,所述第一連接孔(1028)與所述第二連接孔(203)通過連接螺釘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總醫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未經北京航天總醫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7037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攜式交流充電樁計量檢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氨氣的儲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