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679401.4 | 申請日: | 2022-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7456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存輝;張關超;王茵;劉泓佚;呂全舉;閆先歌;程杰;張志豪;姚國帥;朱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5/084 | 分類號: | B62D55/084;B62D55/104;B62D55/116;B62D5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清淤 機器人 避讓 結構 | ||
1.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包括底盤(1),所述底盤(1)上設有清淤機器人本體(2),所述清淤機器人本體(2)上設有用于清理水底淤泥的清淤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1)沿自身寬度方向上的兩端設有寬度調節機構(4),所述寬度調節機構(4)遠離底盤(1)的一側設有行走機構(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寬度調節機構(4)包括第一液壓缸(41)和懸架板(42),所述第一液壓缸(41)設于底盤(1)上,所述懸架板(42)設于行走機構(5)靠近底盤(1)的一側,所述第一液壓缸(41)的輸出端與懸架板(4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機構(5)包括履帶(51)和套設于履帶(51)內并支撐履帶(51)形成履帶圈的驅動組件(52)、輔助張緊組件(53)和高度調節組件(54),所述驅動組件(52)、輔助張緊組件(53)和高度調節組件(54)設于懸架板(4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組件(52)包括驅動輪(521)和驅動電機(522),所述驅動電機(522)設于懸架板(42)上,所述驅動電機(522)的輸出端與驅動輪(521)同軸固定,所述驅動輪(521)轉動連接于懸架板(42)上,所述驅動輪(521)用于驅動履帶(51)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張緊組件(53)包括張緊輪(531)、輪軸(532)和第二液壓缸(523),所述張緊輪(531)固定套設于輪軸(532)上,所述張緊輪(531)的周面側壁與履帶(51)的內表面抵接,所述懸架板(42)上設有滑移孔(421),所述輪軸(532)穿過滑移孔(421)且與懸架板(42)滑動連接,所述輪軸(532)靠近底輪的一端設有限位環(5321),所述限位環(5321)遠離底盤(1)的一端與懸架板(42)靠近底盤(1)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液壓缸(523)設于懸架板(42)上,所述第二液壓缸(523)的輸出端與限位環(532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調節組件(54)包括第三液壓缸(541)、底輪支架(542)和底輪本體(543),所述第三液壓缸(541)設于懸架板(42)遠離底盤(1)的一側,所述第三液壓缸(541)豎直設置,所述第三液壓缸(541)的輸出端與底輪支架(542)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底輪本體(543)轉動連接于底輪支架(542)的底部,所述底輪本體(543)沿底盤(1)的長度方向設有多個,所述底輪本體(543)的周面側壁與履帶(51)的內表面抵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懸架板(42)上設有若干個輔助支撐液壓缸(422),所述輔助支撐液壓缸(422)的輸出端與底輪支架(542)的頂部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清淤機器人的避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51)的內表面上均布有兩圈限位卡板(511),兩圈所述限位卡板(511)之間形成有限位空間(5111),所述底輪本體(543)設于限位空間(5111)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河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67940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循環式紗線高效噴染裝置
- 下一篇:一種耐高溫高壓的多通路電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