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臥式反應釜造粒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20650417.2 | 申請日: | 202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964509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彭飛;李勝龍;葉昱昕;仰韻霖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10 | 分類號: | B01J2/10;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東莞恒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張培柳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松***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石墨 負極 材料 臥式 反應 釜造粒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造粒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臥式反應釜造粒設備,包括設備本體、連通于所述設備本體上方的焊接幾何體、分別設置于所述焊接幾何體上方的尾氣排放口、觀察口、投料口;所述設備本體包括釜體、設置于所述焊接幾何體一側并與釜體連通的第一氣體通道、連通于所述釜體底部的第二氣體通道、開設于所述第二氣體通道一側并與所述釜體連通的下料口。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臥式反應釜造粒設備,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升產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反應釜造粒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臥式反應釜造粒設備。
背景技術
反應釜是一種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關鍵工序的造粒設備,同時在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制備過程中不可或缺。
現(xiàn)有反應釜由于尾氣排氣口及抽真空排氣孔均在主設備本體表面,致使尾氣排氣口及抽真空排氣孔與設備本體底部垂直距離較短,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設備本體單釜投料垂直堆積厚度需要控制在設備本體內徑垂直高度的1/2以下,意味著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單釜有效投料體積占比僅為設備本體容積的50%以下;根據(jù)現(xiàn)有尾氣排氣口及抽真空排氣孔置于主設備本體頂部位置結構,一旦投料垂直厚度大于主設備本體內徑垂直高度1/2,投料體積大于設備本體容積的50%,在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由于攪拌以及加熱緣故,釜內上層物料極易因攪拌帶動,同尾氣以及抽真空氣流進入尾氣管道和真空管道,進而致使管道堵塞,釜內受熱逸出氣體不能及時排出,造成安全隱患。因此,在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單釜生產釜內的有效容積未得到充分利用,單釜生產量處于較低水平。
以上是現(xiàn)有反應釜應用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現(xiàn)有的設備技術中尚未得到有效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臥式反應釜造粒設備,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升產量。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臥式反應釜造粒設備,包括設備本體、連通于所述設備本體上方的焊接幾何體、分別設置于所述焊接幾何體上方的尾氣排放口、觀察口、投料口;所述設備本體包括釜體、設置于所述焊接幾何體一側并與釜體連通的第一氣體通道、連通于所述釜體底部的第二氣體通道、開設于所述第二氣體通道一側并與所述釜體連通的下料口。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尾氣排放口用于排出釜體內物料受熱揮發(fā)的氣體;所述觀察口用于檢查釜體內設備結構及用于物料清理;所述投料口用于物料投放。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釜體內部還設有主軸、圍繞連接于所述主軸的攪拌槳葉、用于控制主軸轉速的減速機,所述主軸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減速機。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焊接幾何體的形狀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中的一種。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焊接幾何體的高度為0.1-5m。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焊接幾何體的高度為0.1-2m。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焊接幾何體為304不銹鋼幾何體、310S不銹鋼幾何體中的一種。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焊接幾何體為310S不銹鋼幾何體時,所述310S不銹鋼幾何體的厚度為1-20mm。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第一氣體通道用于通入保護氣體。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所述第二氣體通道用于排出保護氣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凱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65041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