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再生混凝土配料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647497.6 | 申請日: | 202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209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樹剛;雷長庚;王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古運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16 | 分類號: | B28C5/16;B28C5/08;B28C7/00;B28C7/16;B02C4/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混凝土 配料 混合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配料混合裝置,涉及再生混凝土生產裝置的技術領域,其包括配料箱和設置于配料箱上方的破碎箱,破碎箱和配料箱相連通,破碎箱內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破碎輥、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第一過濾架的濾孔直徑大于第二過濾架的濾孔直徑,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均傾斜設置,且二者交錯設置,破碎箱的兩側壁上均貫通設置有分別連通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下端的出料口,配料箱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貫通設置有進料口和排料口。本申請通過設置雙重過濾架對破碎后的再生混凝土原料進行過濾,保證了砂石等雜物與再生混凝土粉末的充分分離,進而保證了后期再生混凝土粉末和水泥等混合物的充分混合,從而保證了再生混凝土的配制質量。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生產裝置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再生混凝土配料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再生混凝土是指將廢棄的混凝土塊經過破碎、分級后,按一定比例與級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的配制一般通過再生混凝土的配料裝置來完成。
現有技術中的再生混凝土的配料裝置,其對破碎后的混凝土塊粉末的過濾不夠精細,里面扔夾雜有一些砂石等,且對混凝土塊粉末和水泥等的混合物的混合不夠充分,導致配制出來的再生混凝土的質量不夠好,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保證再生混凝土的配制質量,本申請提供一種再生混凝土配料混合裝置。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再生混凝土配料混合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再生混凝土配料混合裝置,包括配料箱和設置于所述配料箱上方的破碎箱,所述破碎箱和所述配料箱相連通,所述破碎箱內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破碎輥、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所述第一過濾架的濾孔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過濾架的濾孔直徑,所述第一過濾架和所述第二過濾架均傾斜設置,且二者交錯設置,所述破碎箱的兩側壁上均貫通設置有分別連通所述第一過濾架和所述第二過濾架下端的出料口,所述配料箱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貫通設置有進料口和排料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進行再生混凝土的配制工作時,首先混凝土廢料添加到破碎箱內,經破碎箱破碎處理后制備的再生混凝土原料經過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的雙重過濾處理后進入配制箱內,然后通過進料口向配制箱內添加輔助原料,最后在配制箱內進行再生混凝土的加工生產工作即可。通過設置雙重過濾架對破碎后的再生混凝土原料進行過濾,保證了砂石等雜物與再生混凝土粉末的充分分離,進而保證了后期再生混凝土粉末和水泥等混合物的充分混合,從而保證了再生混凝土的配制質量。
可選的,所述破碎箱的兩側內壁均設置有一對滑槽,所述滑槽用于供所述第一過濾架和所述第二過濾架端部嵌入豎直滑移,所述滑槽內均沿其長度方向豎直設置有多個用于支撐所述過濾架的支撐彈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再生混凝土原料落在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時,在重力作用和支撐彈簧彈力的相互作用下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沿滑槽往復豎直滑動,提升了對砂石等較大雜物的過濾效果。通過設置與配料箱往復豎直滑動連接的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有效提升了再生混凝土粉末和砂石等雜質的分離效果。
可選的,所述過濾架的上端設置有振動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振動器,進一步提升了再生混凝土原料的過濾分離效果。
可選的,所述破碎箱兩側壁上均設置有覆蓋所述出料口的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破碎箱豎直滑動連接,且所述破碎箱上設置驅動所述蓋板豎直滑移的電動推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再生混凝土原料在第一過濾架和第二過濾架上振蕩過濾時,電動推桿動作并驅動蓋板向下滑移覆蓋出料口,避免再生混凝土粉末沿過濾架排出破碎箱外。當再生混凝土原料完成過濾后,電動推桿帶動蓋板向上滑移并開啟出料口,此時砂石等雜質通過出料口排出,實現砂石的排放。通過設置與破碎箱滑動連接的蓋板,實現出料口的便捷啟閉控制,保證了破碎后再生混凝土原料的過濾效果,同時實現了砂石的自動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古運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古運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6474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