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吸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633122.4 | 申請日: | 202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870909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何光海;張維;魏鐵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徠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陽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馮振宇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威海***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吸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多功能吸引器,包括呼吸面罩、壓縮囊結構和氧氣枕,呼吸面罩上穿設有吸痰管和輸氧管,吸痰管遠離呼吸面罩的一端通過三通結構分別與壓縮囊結構和儲液瓶,輸氧管遠離呼吸面罩的一端通過壓縮囊結構與氧氣枕連通;本實用新型運輸方便,可以通過隨身攜帶而完成現場的急救操作;無需電源,可以在室外直接使用;需要用時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等待組裝。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多功能吸引器。
背景技術
在很多災難急救現場,病人往往都合并有口腔血液或者分泌物的誤吸堵塞。平常的吸引器都是電動的而且較重,無法很好地運用到急救現場,有時候因為幾分鐘的氣道堵塞不能夠及時通氣就會影響搶救的最終效果。
目前還沒有專門為急救而設計的吸引器設備。平常病房或者手術室常用的吸引器需要電源,在災害現場往往都不具備電源條件。另外,很多受傷人員可能因為震蕩等原因暫時失去了呼吸。如果不能在黃金時間內提供有效的通氣,可能錯失急救時機。利用這個多功能吸引器不僅可以通過腳踏產生負壓吸引還可以給與加壓通氣,能夠更快解決患者的通氣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多功能吸引器,包括呼吸面罩1、壓縮囊結構3和氧氣枕6,呼吸面罩1上穿設有吸痰管7和輸氧管2,吸痰管7遠離呼吸面罩1的一端通過三通結構分別與壓縮囊結構3和儲液瓶4,輸氧管2遠離呼吸面罩1的一端通過壓縮囊結構3與氧氣枕6連通。
優選的,三通結構包括三通閥8,三通閥8內部還安裝有擋片81,擋片81位于三通閥8內靠近側接口處,三通閥8的側接口處還安裝有插接口82。
優選的,壓縮囊結構3包括囊體31和回彈結構32,回彈結構32位于囊體31的內部,囊體31內部分為左腔室311和右腔室312,左腔室311底部還連接有排氣管33和吸痰管7,右腔室312頂部連通有氧氣枕6,底部與輸氧管2連通。
優選的,左腔室311與排氣管33之間設有第一單向閥,方向為自左腔室311去往排氣管33;
左腔室311與吸痰管7之間設有第二單向閥,方向為自吸痰管7去往左腔室311;
右腔室312與氧氣枕6之間設有第三單向閥,方向為自氧氣枕6去往右腔室312;
右腔室312與輸氧管2之間設有第四單向閥,方向為自右腔室312去往輸氧管2。
優選的,回彈結構32包括伸縮桿321和回復彈簧322,回復彈簧322套設在伸縮桿321外側,伸縮桿321位于囊體31內側,一端與囊體31的頂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囊體31的底部固定連接。
優選的,呼吸面罩1通過兩側的粘帶與患者的臉部進行固定。
優選的,壓縮囊結構3與氧氣枕6之間通過軟管連接,輸氧管2采用醫用軟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運輸方便,可以通過隨身攜帶而完成現場的急救操作;
2、無需電源,可以在室外直接使用;
3、需要用時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等待組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三通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壓縮囊結構剖視圖;
圖中,
1、呼吸面罩;2、輸氧管;3、壓縮囊結構;4、儲液瓶;6、氧氣枕;7、吸痰管;8、三通閥;31、囊體;32、回彈結構;33、排氣管;81、擋片;82、插接口;311、左腔室;312、右腔室;321、伸縮桿;322、回復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徠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徠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6331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汽車防松螺母使用的防松螺柱
- 下一篇:一種單手操作銳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