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NG發動機熱交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619701.3 | 申請日: | 202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300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梁昌水;謝欣男;王燕青;闞守旭;劉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1/06 | 分類號: | F02M21/06;F02B39/00;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歡 |
| 地址: | 261061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ng 發動機 熱交換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NG發動機熱交換系統,包括:增壓器、中冷器和汽化器,所述增壓器出口與所述中冷器入口通過第一管路連通,所述中冷器出口接第二管路,從所述第一管路接出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進入所述汽化器,從所述汽化器接出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接到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與所述第四管路在汽化器中連通。解決了采用冷卻液進行熱交換導致的熱車時間長、發動機水泵功率大等問題,減少了整車油耗,延長了發動機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NG發動機熱交換系統。
背景技術
這里的陳述僅提供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背景技術,而不必然地構成現有技術。
LNG發動機即天然氣發動機,汽化器是使用在LNG發動機上,將液態氣體在汽化器中加熱直到汽化的裝置。現有的車輛普遍采用天然氣儲存罐通過燃氣管路連接汽化器后再連接發動機相關燃氣系統,從發動機水泵流出的發動機冷卻液經熱交換器把液化天熱氣汽化為氣態天然氣。
但是熱交換器需要的熱量較大,導致冷卻液升溫速度慢,需要較長時間的熱車。而在寒冷地區使用LNG發動機的裝載機時,發動機剛啟動時冷卻液水溫較低,此時應使發動機怠速運行一段時間后才能加速運行,否則防止冷卻液供熱不及時導致汽化器結霜或結冰,因此熱車時間較長。
另外,發動機水泵需要給冷卻系統大小循環提供動力,同時還要提供暖風的冷卻液循環,對于國六帶EGR的氣體機,還需要用冷卻液對EGR和廢氣文丘里進行散熱。這種情況下,使用冷卻液進行天然氣的熱交換也需要發動機水泵提供動力,從而導致水泵消耗功率太大,整車油耗增加,發動機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增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LNG發動機熱交換系統,以解決采用冷卻液進行熱交換導致的熱車時間長、發動機水泵功率大等問題,減少了整車油耗,延長了發動機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上述排氣混合裝置的發動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LNG發動機熱交換系統,包括:增壓器、中冷器和汽化器,所述增壓器出口與所述中冷器入口通過第一管路連通,所述中冷器出口接第二管路,從所述第一管路接出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進入所述汽化器,從所述汽化器接出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接到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與所述第四管路在汽化器中連通。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汽化器內的換熱管,所述換熱管入口與所述第三管路連接,所述換熱管出口與所述第四管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換熱管包括第一回形管和第二回形管,所述第一回形管和第二回形管之間設置多根直管,多根所述直管將上述第一回形管和第二回形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換熱管內氣體的流動方向與所述汽化器內天然氣的流動方向相反。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為隔熱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外側包覆隔熱層。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設置有氣壓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管路設置有壓力檢測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汽化器具有天然氣入口,所述天然氣入口連接天然氣罐。
進一步的,所述汽化器具有天然氣出口,所述天然氣出口連接穩壓裝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6197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控制加熱的干燒霧化器
- 下一篇:一種面皮的加工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