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漂浮式的風光波浪能一體化發電的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85450.1 | 申請日: | 2022-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5548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嶸華;趙一凡;葉星汝;孫香;徐清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華蘊海上風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D13/25 | 分類號: | F03D13/25;F03D9/25;F03B13/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昌榀 |
| 地址: | 5107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漂浮 風光 波浪 一體化 發電 平臺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基于漂浮式的風光波浪能一體化發電的平臺,包括主塔筒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主塔筒側邊的副塔筒,所述主塔筒以及所述副塔筒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主浮筒以及副浮筒,所述主塔筒以及所述副塔筒上分別固定設置有風力發電機,所述主浮筒以及所述副浮筒中分別設置有波浪能發電機。在一個漂浮基礎上設置兩種發電裝置,通過風力發電機以及波浪能發電機同時發電,以提高發電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海上發電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漂浮式的風光波浪能一體化發電的平臺。
背景技術
現有的海上發電裝置相比于火力發電等能量密度較低。受限于海洋環境等因素,同一種發電方式已經很難提升發電密度,因此本專利考慮設計一種三角結構新型漂浮式基礎形式,一方面在保證穩定性的同時,降低基礎用鋼量以及發電密度;一方面利用漂浮式風機基礎的特點結合波浪能發電裝置提高發電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穩定性好,發電密度好的基于漂浮式的風光波浪能一體化發電的平臺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漂浮式的風光波浪能一體化發電的平臺,包括主塔筒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主塔筒側邊的副塔筒,所述主塔筒以及所述副塔筒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主浮筒以及副浮筒,所述主塔筒以及所述副塔筒上分別固定設置有風力發電機,所述主浮筒以及所述副浮筒中分別設置有波浪能發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副塔筒與所述主塔筒之間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副塔筒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副塔筒設置有三組,均布設置在所述主塔筒的側邊,所述副塔筒之間通過橫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浮筒上設置有強化桿,所述強化桿的頂端與所述橫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浮筒以及所述副浮筒的底部分別設置有防塵板。
進一步的,所述副塔筒的底部設置有漂泊系統,所述漂泊系統與所述副浮筒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塔筒的高度大于所述副塔筒的高度。
進一步的,設置在所述主浮筒底部的防塵板的高度大于設置在所述副浮筒底部的防塵板的高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
該發電平臺在四個塔筒上各裝有一個可以獨立控制的風力發電機,在四個浮筒中分別裝有獨立控制的波浪能發電裝置。發電平臺分為兩種發電模式,常規模式發電與極端模式發電。常規模式發電下,每個風力發電機各自調節到發電功率最大的角度,并且通過風機朝向的不同使整個發電平臺規律晃動,增加波浪能發電的效率。在風機遭遇臺風等極端天氣的情況下,三個小風力機通過調節保證發電平臺的穩定性與大風力機的發電效率,同時波浪能發電設備通過抽水增加發電平臺排水量,確保平臺穩定性的同時保證主風機的發電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塔筒;2主浮筒;3副塔筒;4支撐桿;5連接桿;6副浮筒;7防塵板;8橫桿;9強化桿;10漂泊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基于漂浮式的風光波浪能一體化發電的平臺,包括主塔筒1以及固定連接在主塔筒1側邊的副塔筒3,主塔筒1以及副塔筒3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主浮筒2以及副浮筒6,主塔筒1以及副塔筒3上分別固定設置有風力發電機,主浮筒2以及副浮筒6中分別設置有波浪能發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華蘊海上風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華蘊海上風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854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