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71608.X | 申請日: | 202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4228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高仲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搏潤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2 | 分類號: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顧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6 | 代理人: | 王碧容 |
| 地址: | 4015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狀 零件 頭部 成型 氣孔 改善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屬于鑄造模具技術領域,以解決模具結構內部澆灌鋁液中的渣滓和廢氣無法被收納或排出,導致產品合格率較低成本增加的問題,包括定模芯與動模芯,定模芯與動模芯內均垂直設置有型芯,定模芯與動模芯相貼合形成成型腔,型芯用于壓鑄零件產品的管狀通道,位于定模芯內的型芯延伸在成型腔內的深度大于動模芯內型芯在成型腔內的延伸深度,成型腔內澆灌末端為管狀頭部,管狀頭部外端沿圓周設置有集渣片,通過集渣片可容納鋁液中的渣滓和廢氣,后續加工中去除集渣片即可使得產品氣孔大幅減少,合格率得到較大提升,成本大大降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模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
背景技術
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在壓鑄產品中,類似管狀結構產品較多,由于管狀結構為較長圓筒狀,老式結構雖然中間有抽芯結構,但是管狀頭部在壓鑄過程中處于鋁水填充的末端,又因其為封閉結構,鋁液中的渣滓和廢氣無法被收納或排出,最終被融入到產品里面,導致產品加工后出現孔洞而報廢,產品合格率較低成本增加。
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以期達到更具有更加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以解決模具結構內部澆灌鋁液中的渣滓和廢氣無法被收納或排出,最終被融入到產品里面,導致產品加工后出現孔洞而報廢,產品合格率較低成本增加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一種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包括定模芯與動模芯,所述定模芯與所述動模芯內均垂直設置有型芯,所述定模芯與所述動模芯相貼合形成成型腔,所述型芯用于壓鑄零件產品的管狀通道,位于所述定模芯內的所述型芯延伸在成型腔內的深度大于動模芯內型芯在成型腔內的延伸深度,所述成型腔內澆灌末端為管狀頭部,所述管狀頭部外端沿圓周設置有集渣片。
進一步的,所述定模芯與所述動模芯的接觸縫隙內設置有澆道,所述澆道通過澆口與所述成型腔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澆口的直徑小于5mm且大于3mm。
進一步的,所述集渣片為空腔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集渣片的設置,壓鑄過程中鋁液中的渣滓和廢氣隨著鋁液充填流入集渣片里面,有效避免了渣滓和廢氣進入產品里面,最后隨著產品一起帶出來,后續通過加工將集渣片去除,通過模具結構優化產品氣孔大幅減少合格率得到較大提升,成本大大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長管狀零件頭部成型氣孔改善結構產品成型示意圖。
圖中,部件名稱與附圖編號的對應關系為:
1、定模芯;2、動模芯;3、管狀頭部;4、集渣片;5、型芯;6、成型腔;7、澆道;8、澆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搏潤模具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搏潤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716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除碎渣功能的造粒機用排料機構
- 下一篇:一種保溫板壓平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