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全轉運病床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60364.5 | 申請日: | 2022-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19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蕾;魏岷;鄭天雷;朱光陽;王躍;趙先云;楊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1/02 | 分類號: | A61G1/02;A61G1/04;A61G7/00;A61G7/05 |
| 代理公司: | 蘇州衡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221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轉運 病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全轉運病床,包括病床本體、防撞板、殼體以及彈簧,所述病床本體的兩端下方設有防撞板,所述病床本體的底部設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側面固定連接側板,所述側板通過螺栓連接病床本體,所述殼體的內部開設圓形槽,所述圓形槽的內部插入第二固定桿,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彈簧,所述第二固定桿的外部設有第一固定桿,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另一端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防撞板。該一種安全轉運病床,通過在病床本體的頭端和末端均設有防撞板結構,解決了傳統轉運病床使用時安全性較差的問題,可以避免沖擊力對床體以及患者造成負面影響,整體結構簡單,實用性較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病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安全轉運病床。
背景技術
轉運病床就是屬于病床的一種,它是根據患者的治療和轉運需求而設計出來的一種床體,其目的是為了能夠快速轉移患者。
現市面上的轉運病床使用時存在以下問題:
1.傳統的轉運病床在應用時的安全性較差,由于其本身的防護性能較差,所以在病床移動的過程中,一旦醫護人員脫手導致床頭或者床位撞擊在墻面上,這樣所產生的振動力就會對病床以及床上的患者造成負面影響,使用時不夠安全;
2.大多數的轉運病床防護欄多為翻轉式的結構,使用轉軸連接來達到護欄翻轉的效果,這樣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就很容易導致護欄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嚴重情況下甚至需要對其更換,非常的不方便對其進行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轉運病床,解決了現有轉運病床在應用時的安全性較差,由于其本身的防護性能較差,所以在病床移動的過程中,一旦醫護人員脫手導致床頭或者床位撞擊在墻面上,這樣所產生的振動力就會對病床以及床上的患者造成負面影響,使用時不夠安全,同時大多數的轉運病床防護欄多為翻轉式的結構,使用轉軸連接來達到護欄翻轉的效果,這樣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就很容易導致護欄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嚴重情況下甚至需要對其更換,非常的不方便對其進行維修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安全轉運病床,包括病床本體、防撞板、殼體以及彈簧,所述病床本體的兩端下方設有防撞板,所述病床本體的底部設有殼體,所述殼體的側面固定連接側板,所述側板通過螺栓連接病床本體,所述殼體的內部開設圓形槽,所述圓形槽的內部插入第二固定桿,所述殼體的內部設有彈簧,所述第二固定桿的外部設有第一固定桿,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另一端通過粘接的方式連接防撞板。
優選的,所述病床本體的一端設有床頭板,所述病床本體的另一端設有床尾板,所述床頭板和床尾板的外部均設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桿呈等距分布形式,所述彈簧位于圓形槽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病床本體的頂部通過鑲嵌的方式連接金屬管,所述病床本體的上方設有防護欄,所述防護欄的底部設有橫板,所述橫板的底部固定連接吸附柱,所述吸附柱插入在金屬管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病床本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設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設有萬向轉盤,所述萬向轉盤的底部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輪架,所述輪架的內部通過軸桿連接橡膠輪。
優選的,所述側板呈對稱分布形式,所述側板的數量設有四個。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轉運病床。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未經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603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