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池托盤、動力電池包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54008.2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5848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為;唐江龍;李建強;楊勝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9 | 分類號: | H01M50/249;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02;H01M50/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遠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劉繼昂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托盤 動力電池 車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池托盤、動力電池包和車輛,電池托盤包括底板、邊框和編織部,底板為復合材料件且具有多個首尾依次相連的邊沿,邊框包括多個首尾依次相連的邊梁,每個邊梁設于對應邊沿處,底板和邊梁通過編織部連接,編織部包括第一編織層,第一編織層包括第一纖維件和第二纖維件,第一纖維件和第二纖維件編織為一體,第一纖維件與底板為一體件,第二纖維件為金屬件且與邊梁固定相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池托盤,改善了底板和邊框的連接方式,有利于提升對電池的防護作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池托盤、動力電池包和車輛。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動力電池包的托盤底板與托盤邊框一般采用膠接、或機械連接的固定連接方式。
其中,采用膠接方式時,由于膠粘劑強度較低,為了滿足動力電池包的結構強度、性能等要求,需要設置較大的膠接面積;而在實際制造過程中,進行大面積的打膠工作后,形位公差、膠接裝配動作中的不穩定等因素導致大面積的膠接區域產生不可避免的膠接缺陷,影響動力電池包的性能,而且,各種環境因素例如高溫高濕環境等對膠粘劑的性能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影響產品整體的長期可靠性。
采用機械連接方式時,由于需要對托盤底板開孔,易使得底板具有較強的缺口敏感性,且在開孔區域,通常需要設計足夠的尺寸和安全系數;而動力電池包的整體能量密度以及集成化設計等要求,會導致開孔區域的尺寸受到較大限制,此時會對開孔區域的結構強度造成較大程度的削弱,影響動力電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同時還需要對開孔處進行額外的密封等處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池托盤,所述電池托盤改善了底板和邊框的連接方式,有利于提升對電池的防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電池托盤的動力電池包。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動力電池包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電池托盤,底板,所述底板為復合材料件且具有多個首尾依次相連的邊沿;邊框,所述邊框包括多個首尾依次相連的邊梁,每個所述邊梁設于對應所述邊沿處;編織部,所述底板和所述邊梁通過所述編織部連接,所述編織部包括第一編織層,所述第一編織層包括第一纖維件和第二纖維件,所述第一纖維件和所述第二纖維件編織為一體,所述第一纖維件與所述底板為一體件,所述第二纖維件為金屬件且與所述邊梁固定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池托盤,底板為復合材料件,第一編織部與底板為一體件,第二纖維件為金屬件且與邊梁固定相連,設置編織部包括編織為一體的第一纖維件和第二纖維件,以使底板和邊框通過編織部連接,有利于提升電池托盤的整體集成度,有效避免了底板與邊框膠接固定時易產生膠接缺陷、膠粘劑性能衰退等問題,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底板與邊框機械連接時底板存在較大的缺口敏感性等易造成底板與邊框連接性能欠佳的問題,從而改善了底板和邊框的連接方式,保證底板和邊框連接可靠,保證電池托盤對電池的防護作用,進而提升動力電池包整體的安全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纖維件為金屬絲或金屬網。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底板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件,且所述底板包括第三纖維件和第四纖維件,所述第三纖維件和所述第四纖維件編織為一體,所述第一纖維件與所述第三纖維件和所述第四纖維件中的其中一個為一體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編織部還包括第二編織層,所述第二編織層與所述第一編織層沿所述編織部的厚度方向疊置,且所述第二編織層與所述第一編織層固定相連,所述第二編織層包括第五纖維件和第六纖維件,所述第五纖維件與所述第六纖維件編織為一體,所述第五纖維件與所述第三纖維件為一體件,所述第六纖維件與所述第四纖維件為一體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編織層的厚度為t1,所述第二編織層的厚度為t2,t2/t1≥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5400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