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變壓器線圈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44375.4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40525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維;翰淋;卿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陽新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32 | 分類號: | H01F27/32;H01F27/28;H01F27/12;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春夏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7 | 代理人: | 陳春華 |
| 地址: | 618212***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壓器 線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壓器線圈,解決現有技術變壓器在使用過程中線圈易局部發熱形成安全隱患、以及線圈在線圈繞制過程中絕緣紙易因整形破裂而影響線圈絕緣性能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均采用銅線或銅箔繞制而成的內層線圈、以及套設于內層線圈外周的外層線圈;內層線圈和外層線圈之間形成有間隙,間隙內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絕緣塊,相鄰絕緣塊之間形成有用于散熱的油道;內層線圈和外層線圈的整體橫截面均包括位于兩端的兩段半圓弧形線圈段、以及位于兩側的兩段弧形線圈段。本實用新型在內外線圈之間設置散熱機構以保證線圈使用安全,同時在線圈繞制過程中可降低或者無需進行整形操作,以保證線圈層間絕緣紙的絕緣性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線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壓器線圈。
背景技術
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主要構件是初級線圈、次級線圈和鐵芯,主要功能有:電壓變換、電流變換、阻抗變換、隔離、穩壓(磁飽和變壓器)等。變壓器線圈構成變壓器的電路部分,它與外部電網直接連接,是變壓器中最重要的部件。
線圈通常分為層式和餅式兩種。線圈的線匝沿軸向按層依次排列連續繞制的,稱為層式線圈,每層如圓筒狀,這是考慮線圈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不易變形和便于繞制。由兩層組成的線圈稱為雙層圓筒式,由多層組成的稱為多層圓筒式。線圈的線匝沿徑向連續繞制成線餅(線段)后,再由許多線餅沿軸向排列組成的線圈稱為餅式線圈。如連續式、糾結式線圈均屬此類線圈形式。除上述兩種線圈形式之外,介于層式和餅式之間的線圈還有餅式線圈和箔繞線圈等。箔繞線圈,即線圈用銅或鋁箔繞制造,主要用于容量小于2000kVA以下的中小型變壓器。因為低壓線圈的電流通常較大,如果用線繞要多根并聯,在繞制時候如果采用層式繞法會產生很大的螺旋角,當變壓器發生短路時,線圈的垂直方向會產生很大的機械力,導致線圈的損壞。而銅或鋁箔的端部是平的,故其短路時候的軸向力只是線繞結構的幾分之一,因此具有更強的抗短路能力。
傳統變壓器線圈,在內外線圈之間設一圈絕緣結構,該絕緣結構分別與內外線圈之間相貼合,如圖4所示,如此設計易因散熱不暢導致在使用時局部升溫過高造成安全隱患。同時,線圈的形狀,一般是線圈橫截面兩端采用半圓弧形,橫截面兩側采用直線形狀,線圈模具也做相應設計,當線圈在模具上繞制完后,為了實現上述形狀,并且為了使線圈與模具相貼合,需要采用木棒或者是橡膠棒敲打線圈以對線圈進行整形,傳統線圈在繞制時需要加入絕緣紙對相鄰層線圈進行絕緣,絕緣紙厚度一般在0.08mm左右,一般采用5-6張絕緣紙疊合使用,絕緣紙的厚度很薄,在采用木棒或者是橡膠棒敲打線圈整形時,絕緣紙容易碎裂降低絕緣性能。
因此,設計一種變壓器線圈,在內外線圈之間設置散熱機構以保證線圈使用安全,同時降低或者無需進行整形操作,以保證線圈層間絕緣紙的絕緣性能。成為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變壓器線圈,以至少解決上述部分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變壓器線圈,包括均采用銅線或銅箔繞制而成的內層線圈、以及套設于內層線圈外周的外層線圈;內層線圈和外層線圈之間形成有間隙,間隙內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絕緣塊,相鄰絕緣塊之間形成有用于散熱的油道;內層線圈和外層線圈的整體橫截面均包括位于兩端的兩段半圓弧形線圈段、以及位于兩側的兩段弧形線圈段。
進一步地,半圓弧形線圈段的弧度為180°,弧形線圈段的弧度為30-60°。
進一步地,內層線圈內壁上設有一層內層內壁絕緣層,內層線圈外壁設有一層內層外壁絕緣層。
進一步地,外層線圈內壁設有一層外層內壁絕緣層,外層線圈外壁設有一層外層外壁絕緣層。
進一步地,內層內壁絕緣層、內層外壁絕緣層、外層內壁絕緣層和外層外壁絕緣層結構相同,均包括由內至外依次緊密粘合的第一EMP薄膜層、絕緣紙層、PEEK材料層和第二EMP薄膜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陽新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德陽新源電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443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