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施工用臨建圍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42243.8 | 申請日: | 202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5153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史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7/16 | 分類號: | E04H17/16;E04H17/00;E04B1/82;H02G3/04;E01H3/04;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李丹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施工 用臨建圍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施工用臨建圍擋,設置在建筑施工現場的外圍,包括有圍擋面板、支撐組件和噴淋組件;所述圍擋面板豎直設置,在圍擋面板上、靠近中間位置縱向設置有固定桿;所述圍擋面板的內側間隔設置有第一斜撐;所述第一斜撐的上端在固定桿的底部;所述支撐組件設置有一組,沿縱向間隔設置在圍擋面板的內側,且位于固定桿的上方;在一組支撐組件的上方沿縱向通長設置有電纜橋架;在電纜橋架的內部放置有電纜;所述噴淋組件設置在圍擋面板的內側上部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圍擋起到封閉施工現場的作用,還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設置有電纜橋架和噴淋水管,兼顧降塵和電纜的收納和分流的作用,合理利用空間,可多次周轉使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建筑施工用臨建圍擋。
背景技術
由于城市施工用地緊張,建筑工地圍擋不僅起到將施工現場封閉,與外界環境隔絕開來的作用,現有圍擋功能單一,僅簡單將施工現場與外界環境分隔,不能綜合利用空間。針對這一現狀,本實用新型提出改進,在滿足施工現場封閉圍擋的基礎功能上,還兼顧降塵作用,臨時電纜鋪設極大的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實現一圍擋多用途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施工用臨建圍擋,目的是為了提高施工現場的空間利用率和對施工現場進行降塵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施工用臨建圍擋,設置在建筑施工現場的外圍,包括有圍擋面板、支撐組件和噴淋組件;所述圍擋面板豎直設置,在圍擋面板上、靠近中間位置縱向設置有固定桿;所述圍擋面板的內側間隔設置有第一斜撐;所述第一斜撐的上端在固定桿的底部;所述支撐組件設置有一組,沿縱向間隔設置在圍擋面板的內側,且位于固定桿的上方;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有豎向設置的連接板和水平設置的支撐板;所述連接板可拆卸連接在圍擋面板內側,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在連接板的側面;在一組支撐組件的上方沿縱向通長設置有電纜橋架;所述電纜橋架與支撐板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電纜橋架的豎向截面呈U形,在電纜橋架的內部放置有電纜;所述噴淋組件設置在圍擋面板的內側上部位置,包括有掛接件和水管;所述掛接件呈J形,沿縱向間隔設有一組;所述掛接件設置在圍擋面板的上部,且每個掛接件與圍擋面板的頂端焊接固定;所述水管安裝在一組掛接件上。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與支撐板之間設置有第二斜撐;所述第二斜撐的兩端分別與連接板和支撐板之間焊接固定。
更進一步的,所述電纜橋架的底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電纜橋架與支撐板之間通過穿設在通孔中的螺栓固定連接。
更進一步的,當電纜橋架設置在圍擋面板的轉角位置處時,所述電纜橋架的水平截面為L形;當電纜橋架設置在圍擋面板的平面位置處,所述電纜橋架的水平截面為一字形;當電纜橋架設置在圍擋面板的外接電纜處時,所述電纜橋架的水平截面為T形。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斜撐的下端設置有墊板;在第一斜撐與圍擋面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第一斜撐之間固定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圍擋面板的下端連接有鋼管;所述鋼管與預埋鋼板焊接固定。
更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與圍擋面板之間螺栓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設置在連接板上、靠近中間位置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圍擋起到封閉施工現場的作用,具有一定隔音降噪功能;還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設置有電纜橋架和噴淋水管,兼顧降塵和電纜的收納和分流的作用,合理利用空間,節約場地,安拆便捷,施工高效,可多次周轉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角部電纜橋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面部電纜橋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外接電纜橋架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422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