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輪轂電機配套輪轂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518134.2 | 申請日: | 2022-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8610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敏;曹惠昌;劉永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綠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7/00 | 分類號: | B60B27/00;B60K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 |
| 地址: | 10130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轂 電機 配套 | ||
一種輪轂電機配套輪轂,包括輪轂和電機;該輪轂包括筒狀的輪輞,該輪輞外端之間設有輻板,該輻板中部設有軸孔;該輪輞外端設有環狀的外輪緣,內端設有環狀的內輪緣;該內輪緣設有若干螺栓座,沿該內輪緣外周分布,且各螺栓座的厚度大于該內輪緣的厚度,各螺栓座外側設有水平的螺栓孔;該電機位于該輪輞的內部空間,該電機的外殼包括筒狀的殼體,該殼體兩端分別固定設有前蓋板和后蓋板,該前蓋板與該輻板通過第一固定螺栓連接,該后蓋板與該內輪緣之間通過第二固定螺栓連接,該第二固定螺栓位于對應的螺栓孔內;該電機的輸出軸位于該軸孔內。本實用新型在滿足裝胎和整體強度的條件下,放大了輪輞直徑空間,增大了偏距,適應大功率輪轂電機的安裝。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輪轂結構,特別是一種新型的輪轂電機配套輪轂,同時能用作一般輪轂。
背景技術
常規輪轂一般為鍛造、鑄鐵或者鑄造工藝成型,為保證整體支撐強度,其偏距(ET)較小。輪轂電機一般安裝在與其配套的輪轂內部,并與輻板貼合,其功率和扭矩取決于電機的直徑和長度,而直徑對其影響更大。所以輪轂的內部空間和輻板位置決定著所配備的輪轂電機的功率,從而影響著整車的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輪轂電機配套輪轂,在滿足裝胎和整體強度的條件下,放大了輪輞直徑空間,同時增大了偏距,適應大功率輪轂電機的安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輪轂電機配套輪轂,包括輪轂和電機;
該輪轂包括筒狀的輪輞,該輪輞外端之間設有輻板,該輻板中部設有軸孔;該輻板內側與該輪輞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為0-80mm;該輪輞外端設有環狀的外輪緣,內端設有環狀的內輪緣;該內輪緣設有若干螺栓座,沿該內輪緣外周分布,且各螺栓座的厚度大于該內輪緣的厚度,各螺栓座外側設有水平的螺栓孔;
該電機位于該輪輞的內部空間,該電機的外殼包括筒狀的殼體,該殼體兩端分別固定設有前蓋板和后蓋板,該前蓋板與該輻板通過第一固定螺栓連接,該后蓋板與該內輪緣之間通過第二固定螺栓連接,該第二固定螺栓位于對應的螺栓孔內;該電機的輸出軸位于該軸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后蓋板為平板,外側面與該內輪緣外側齊平。
進一步的,所述后蓋板中部朝靠近所述輻板的方向凹陷。
進一步的,所述后蓋板中部朝遠離所述輻板的方向凸出。
進一步的,所述內輪緣外側設有環形的內凹面,所述后蓋板位于該內凹面內。
進一步的,所述輻板內側與該輪輞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為50mm。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和所述輪輞之間的空隙內設有楔形抵緊圈,所述后蓋板對應該楔形抵緊圈的位置設有與該楔形抵緊圈抵頂的加固螺栓,該加固螺栓套設有加固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輪轂電機配套輪轂,在滿足裝胎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將輪輞直徑空間放大(即將槽底收窄),同時增大了偏距(ET);為了保證整體強度,在輪轂電機安裝的入口側的輪轂端面(輪緣)加厚,增加了與輪轂電機端蓋板的連接,既增大了空間,又保證了強度,以適應大功率輪轂電機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輪轂電機配套輪轂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輪轂電機配套輪轂的實施例2內輪緣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輪轂電機配套輪轂的實施例3內輪緣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輪轂電機配套輪轂的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綠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綠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5181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助焊劑攪拌釜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MBR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調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