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壓油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496683.4 | 申請日: | 2022-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07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素燕;李森林;楊勝清;張賀;武宗才;肖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26 | 分類號: | F15B1/26;F15B21/041;F15B21/04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群華 |
| 地址: | 545007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油箱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油箱,為解決現有液壓油箱消泡效果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構造一種液壓油箱,其包括箱體、回油濾濾、隔板、回油室,所述隔板將箱體內腔分隔成回油腔和出油腔,所述回油濾濾和回油室設置在回油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濾濾上部具有回油口,下部具有出油口;所述回油室固定在箱體內底部,位于回油濾濾下方,所述回油濾濾的下端出油口與回油室連接,所述回油室的側壁上設置有將回油室內腔與回油腔連通且呈網狀排布的出油孔。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回油室的位置,提高油箱的可靠性并增加消泡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箱,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壓油箱。
背景技術
液壓油箱通常由箱體、回油濾、加油濾、液位計、呼吸器等零部件組成,箱體通常包含了回油室,隔板和各種法蘭。回油室設置在油箱左上方,油液先回到回油室再進入回油濾,從回油濾的出油口進入到箱體的回油腔中。
現有液壓油箱中,由于回油室空間小,大量油液進入回油室會形成漩渦流動,產生大量氣泡。油液進入回油濾,由于回油濾具有一定的阻擋氣泡的作用,一部分氣泡經過回油濾進入油箱中,大氣泡上浮到回油室。回油室沒有釋放氣泡的裝置,導致回油室中聚集了大量的氣泡,回油室中存在很高的壓力,市場反饋回油室鼓包、開裂,同時也導致油箱的消泡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液壓油箱消泡效果差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液壓油箱,提高液壓油箱的消泡效果。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其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構造一種液壓油箱,包括箱體、回油濾、隔板、回油室,所述隔板將箱體內腔分隔成回油腔和出油腔,所述回油濾和回油室設置在回油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濾上部具有回油口,下部具有出油口;所述回油室固定在箱體內底部,位于回油濾下方,所述回油濾的下端出油口與回油室連通,所述回油室的側壁上設置有將回油室內腔與回油腔連通且呈網狀排布的出油孔。在本實用新型中,回油室設置在回油濾的下方,回油先經回油濾再進回油室后再流出至回油腔。回油從回油濾到達回油室內后,由于通流面積的突變,流速得到了大大降低,液面平穩。從回油室流出至回油腔時,油液在通過回油室出油孔時,由于孔群的阻力作用,減緩液泡群的流動速度,使得上游的氣泡有更長的時間來上浮,匯聚呈大氣泡,以便油氣分離。將回油室設置在回油濾的回油下游,其內部壓力降低,并且增加回油室的消泡功能,提高消泡效率。
上述液壓油箱中,所述回油室的頂部設置有將回油室內腔與回油腔連通的排氣口。氣泡在回油室內聚集上浮達到一定量以后,會通過回油室上部的排氣孔排出到油箱中,此時排出的氣泡都是聚集后的大氣泡,很容易上浮到液面以上,進而形成氣液分離。
上述液壓油箱中,所述回油室的頂部設置有進油口,構成回油濾出油口的回油出油管插接在所述回油室頂部的進油口中,所述回油室頂部的排氣口由其頂部進油口與所述回油濾回油出油管之間的間隙構成。
上述液壓油箱中,所述回油室的底板由箱體的底板構成,在箱體和回油室共同的底板上設置有第一清洗口。進一步地,位于回油腔底部且在回油室之外的箱體底板上設置有第二清洗口。
上述液壓油箱中,所述隔板的上部設置有呈網狀排布的過油孔。所述隔板上過油孔的孔徑在2mm至5mm之間。
上述液壓油箱中,所述回油室側壁上的出油孔設置在背向隔板側的側壁上。所述出油孔的孔徑在2mm至5mm之間。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回油室的位置,提高油箱的可靠性并增加消泡功能。有效降低液壓油箱市場反饋率,同時可減小液壓油箱容積,大大降低裝機成本,用戶的維護使用成本也能得到一定的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液壓油箱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液壓油箱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液壓油箱中回油室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49668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