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缸活塞桿拋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453430.9 | 申請日: | 2022-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8833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余丹;李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昌宜躍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4 | 分類號: | B24B29/04;B24B41/06;B24B47/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趙群偉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塞桿 拋光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缸活塞桿拋光裝置,其包括底座,底座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活塞桿頂緊在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之間;底座上固定安裝有位于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之間的下拋光板,第二頂座鉸接有能水平壓在活塞桿上的上拋光板,下拋光板和上拋光板上均設置有與活塞桿壁面呈弧面接觸的拋光層;底座上還安裝有電機且電機轉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頂桿,第一頂桿轉動穿過第一頂座后與活塞桿一端相抵,第二頂座上滑動穿過設置有與活塞桿另一端相抵的第二頂桿,底座上還固定安裝與對第二頂桿進行限位的氣缸。本實用新型有效避免了使用工具或徒手對活塞桿進行移動,確保活塞桿拋光均一,使得拋光能夠更快的完成,最終提高了活塞桿的拋光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缸組件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油缸活塞桿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活塞桿是油缸的重要組件,在經過初步加供后,需要對活塞桿的表面進行拋光,使得活塞桿的表面光滑。
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打磨的方式對活塞桿表面進行拋光,一般是采用轉動的打磨頭進行,需要使用夾具或徒手對活塞桿進行握持,然后通過移動活塞桿以實現對不同位置的打磨拋光,這樣效率較低,且容易導致局部拋光程度不一致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缸活塞桿拋光裝置,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拋光效率低且容易導致局部拋光程度不一的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油缸活塞桿拋光裝置,其包括底座,底座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活塞桿頂緊在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之間;底座上固定安裝有位于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之間的下拋光板,第二頂座鉸接有能水平壓在活塞桿上的上拋光板,下拋光板和上拋光板上均設置有與活塞桿壁面呈弧面接觸的拋光層;底座上還安裝有電機且電機轉軸固定連接有第一頂桿,第一頂桿轉動穿過第一頂座后與活塞桿一端相抵,第二頂座上滑動穿過設置有與活塞桿另一端相抵的第二頂桿,底座上還固定安裝與對第二頂桿進行限位的氣缸。
上述實施例中,將活塞桿頂在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之間,活塞桿的上下均設置有拋光層,電機驅動活塞桿轉動即可使得活塞桿進行轉動從而與拋光層摩擦實現拋光,無需對活塞桿進行移動,確保了活塞桿拋光均一并提高了拋光效率。
進一步地,氣缸和第一頂座分列第二頂座兩側且氣缸輸出端和第二頂桿相抵處不位于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之間。
進一步地,第一頂桿和第二頂桿與活塞桿相抵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直徑小于活塞桿的圓形墊塊。
進一步地,上拋光板和下拋光板兩側均相離且一側相離距離大于另一側,電機驅動活塞桿轉動方向為順時針且從距離小的一側轉動到距離大的一側。
進一步地,下拋光板上的拋光層最低處位于弧形中段。
進一步地,底座上還設置有與上拋光板和下拋光板距離較大一側正對的擋板。
進一步地,第二頂座上端靠近第一頂座的一側凹陷設置有安裝缺口,安裝缺口兩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柱,上拋光板一端兩側分別與兩轉動柱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上拋光板和下拋光板上的拋光層長度均大于活塞桿的長度。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有效避免了使用工具或徒手對活塞桿進行移動,確保活塞桿拋光均一,同時使得拋光能夠更快的完成,最終提高了活塞桿的拋光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二;
上述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昌宜躍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宜昌宜躍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45343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適配度導向支架
- 下一篇:免疫層析試紙條用卡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