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機油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83167.0 | 申請日: | 202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4062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馬斌;呂凌;鄒煜林;井睿康;陶松洋;何海蛟;胡建運;鈕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中車浩夫爾動力總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5/20 | 分類號: | H02K5/20;H02K9/19;H02K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鵬 |
| 地址: | 21417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機 油路 結構 | ||
1.一種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包括機殼(1)、定子(5)、繞組(6)和分油環(8),所述定子(5)外壁與機殼(1)內壁緊密貼合,機殼(1)側壁上設置有進液孔(101)和出液孔(103),機殼(1)與定子(5)配合面上設置有折流槽(102),折流槽(102)一端與進液孔(101)連通,另一端與出液孔(103)連通,所述機殼(1)上方位于繞組(6)投影位置還設置有弧形的進液凹槽(104),進液凹槽(104)與進液孔(101)連通,分油環(8)覆蓋設置在進液凹槽(104)上,分油環(8)上設置有連通進液凹槽(104)的噴油孔(80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機殼(1)內壁還設置有頂部凹槽(105),頂部凹槽(105)連通進液孔(101)、折流槽(102)的入口和進液凹槽(10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進液孔(101)設置在機殼(1)的中間,所述折流槽(102)沿機殼(1)中間平面鏡向對稱設置有兩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還包括兩個與兩個折流槽(102)出口連通的底部凹槽(106),一側底部凹槽(106)與出液孔(103)連通,另一側底部凹槽(106)連接有位于機殼(1)壁內的回油槽(107),回油槽(107)另一端與出液孔(103)對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折流槽(102)的折返處通過弧形過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機殼(1)位于出液孔(103)一側設置有殼內出液孔(108)。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進液孔(101)和折流槽(102)入口設置在機殼(1)上方,出液孔(103)和折流槽(102)出口設置在機殼(1)下方。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還包空心轉軸(3)、轉子(4)、軸承(2)和電機端蓋(9),所述機殼(1)上方壁內設置有第一進液通道(109),所述進液孔(101)連接第一進液通道(109),第一進液通道(109)一端貫穿機殼(1)端面,另一端連接電機端蓋(9),所述電機端蓋(9)內設置有連通空心轉軸(3)和第一進液通道(109)的第二進液通道(901),所述空心轉軸(3)內設置有連通轉子(4)的第一甩油孔(301)。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電機端蓋(9)和空心轉軸(3)內設置有朝向兩個軸承(2)的冷卻噴孔(10)。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機油路結構,其特征是,所述轉子(4)與空心轉軸(3)配合一側設置有冷卻槽(401),所述轉子(4)兩端設置有動平衡板(7),動平衡板(7)上設置有與冷卻槽(401)配合的第二甩油孔(7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中車浩夫爾動力總成有限公司,未經無錫中車浩夫爾動力總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8316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維護的熒光自動檢測儀
- 下一篇:一種密封圈、發動機及其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