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行星排式變速器和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75884.9 | 申請日: | 202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7151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霄喆;姚文博;趙玉婷;章金樂;施悠笛;譚艷軍;邵文林;于海生;王瑞平;肖逸閣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無錫星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48/10 | 分類號: | F16H48/10;F16H48/38;F16H48/42;F16H57/023;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馮會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行星 變速器 車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行星排式變速器和車輛,其中,行星排式變速器包括電機、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左半軸以及右半軸;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齒圈以及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陽輪和第二齒圈;所述電機與所述第一太陽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第二太陽輪傳動連接;所述第一行星架與所述左半軸連接;所述第二齒圈與所述右半軸連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降低了變速器的整體重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行星排式變速器和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新能源車輛行業的發展,電動車輛已成為發展趨勢。在電動車輛銷量日益增長的趨勢下,電動車的輕量化發展勢在必行。
為保證電動車輛的續航里程,一般會在電動車輛中配備較大的電池以滿足續航需求。如此,對電動車輛內其他零部件的減重要求也越來越高。
目前電動車輛的變速器大多采用平行軸式的布局,同時使用傳統錐齒輪差速器進行動力輸出。但是,該變速器存在著重量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行星排式變速器,旨在降低變速器的整體重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行星排式變速器,包括電機、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左半軸以及右半軸;
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齒圈以及第一行星架;
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陽輪和第二齒圈;
所述電機與所述第一太陽輪傳動連接;
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第二太陽輪傳動連接;
所述第一行星架與所述左半軸連接;
所述第二齒圈與所述右半軸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行星排與所述第二行星排沿所述行星排式變速器的軸向排布。
可選地,所述第一行星排與所述第二行星排沿所述行星排式變速器的徑向排布,所述第一齒圈與所述第二太陽輪集成為一體結構。
可選地,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所述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輪、所述第一齒圈以及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陽輪與所述第一行星輪嚙合,所述第一行星輪與所述第一齒圈嚙合,所述第一行星輪安裝于所述第一行星架。
可選地,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所述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輪、所述第二齒圈以及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太陽輪與所述第二行星輪嚙合,所述第二行星輪與所述第二齒圈嚙合,所述第二行星輪安裝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可選地,所述第一行星排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行星輪軸,所述第一行星輪通過所述第一行星輪軸安裝于所述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排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行星架上的第二行星輪軸,所述第二行星輪通過所述第二行星輪軸安裝于所述第二行星架。
可選地,所述第二行星架與所述行星排式變速器的靜止部相對固定。
可選地,所述第二行星架與所述行星排式變速器的殼體采用花鍵連接。
可選地,所述電機的轉子軸為空心軸,所述轉子軸與所述第一太陽輪連接,所述左半軸穿過所述轉子軸。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行星排式變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無錫星驅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無錫星驅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7588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