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霧生成裝置及用于氣霧生成裝置的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65799.4 | 申請日: | 202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8485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武建;徐中立;李永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F40/46 | 分類號: | A24F40/46;A24F40/40;A24F40/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4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成 裝置 用于 加熱器 | ||
1.一種氣霧生成裝置,被配置為加熱氣溶膠生成制品生成氣溶膠;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熱器,用于插入至氣溶膠生成制品內進行加熱;所述加熱器包括:
外殼,包括沿長度方向相背離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間延伸的空腔;
電阻加熱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內;
用于對所述電阻加熱元件供電的第一導電引腳和第二導電引腳;
所述外殼上設置有缺口或窗口或孔;所述第一導電引腳和第二導電引腳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處與所述電阻加熱元件連接導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加熱元件至少部分是裸露于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內的。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被構造成沿所述外殼的長度方向延伸并終止于所述末端;
所述第一導電引腳和第二導電引腳中的至少一個部分被容納和保持于所述缺口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延伸長度小于所述外殼的長度尺寸的1/3。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靠近所述末端布置。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還包括:基座或法蘭,結合于所述外殼上;所述氣霧生成裝置通過所述基座或法蘭對所述加熱器提供保持;
所述基座或法蘭被布置成至少部分遮擋或覆蓋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或法蘭比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更靠近所述自由前端。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還包括:
基體,于所述空腔內延伸;
所述電阻加熱元件至少部分環繞所述基體,且至少部分由所述基體提供支撐。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氣霧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加熱元件被構造成是螺線管線圈;所述電阻加熱元件的導線材料的截面被構造成沿所述電阻加熱元件的軸向方向延伸的長度大于沿徑向方向延伸的長度。
10.一種用于氣霧生成裝置的加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殼,被構造成銷釘或針狀,并具有沿長度方向相背離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間延伸的空腔;
電阻加熱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內;
用于對所述電阻加熱元件供電的第一導電引腳和第二導電引腳;
所述外殼上設置有缺口或窗口或孔;所述第一導電引腳和第二導電引腳中的至少一個在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處與所述電阻加熱元件連接導通。
11.一種氣霧生成裝置,被配置為加熱氣溶膠生成制品生成氣溶膠;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熱器,用于插入至氣溶膠生成制品內進行加熱;所述加熱器包括:
外殼,包括沿長度方向相背離的自由前端和末端、以及于所述自由前端和末端之間延伸的空腔;
電阻加熱元件,位于所述空腔內;
用于對所述電阻加熱元件供電的導電引腳;
所述外殼上設置有由外表面延伸至所述空腔的缺口或窗口或孔;所述缺口或窗口或孔被配置為提供將所述導電引腳與所述電阻加熱元件進行連接的操作空間,以將所述導電引腳與所述電阻加熱元件進行連接形成導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6579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