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具均勻排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58863.6 | 申請日: | 202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9334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伍玉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俱進塑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4 | 分類號: | B29C45/34;B29C45/40;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明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96 | 代理人: | 陳思遠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均勻 排氣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均勻排氣結構,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與下模之間具有型腔結構;型腔結構的外沿設有封閉圈;封閉圈位于上模中;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第一排氣槽和第二排氣槽;第一排氣槽環繞設置于封閉圈的外沿,并向上模方向垂直下沉;第二排氣槽的數量與第一排氣槽對應設置,每個第二排氣槽的一端與對應的第一排氣槽相接,另一端連通上模的邊沿,在注塑時,塑料熔體會從型腔的中心徑向輻射流入,并將型腔結構內的空氣逐漸擠出,通過將第一排氣槽環繞設置于封閉圈的外沿,能夠引導型腔結構內的氣體均勻排出,避免局部困氣。最后,每個型腔結構內的氣體流出至第一排氣槽并經各自的第二排氣槽流出至模具外完成排氣,保證了排氣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模具均勻排氣結構。
背景技術
塑料件在注膠成型過程中,塑料熔體會將型腔內氣體沿著排氣結構排出,部分模具存在排氣不充分的問題,這將導致氣體被包裹在模具型腔內進而造成困氣現象。成型后的注塑件將會產生燒焦、氣孔、缺料、飛邊和留痕等不良現象,影響產品的外觀和質量。另外,留在型腔內的氣體在受到壓力后,其體積將被壓縮,此時型腔內的壓力因氣體壓縮會急速升高,模具鋼鐵在這種高壓情況下會產生變形,從而縮短模具的使用壽命。
因此,模具設計人員會在模具上設置排氣結構。如圖1-圖2所示,現有的具有高度差端面,且端面之間陣列有多條加強筋1的瓶蓋類產品,其排氣結構為具有多條與型腔相連通的一段排氣槽2,并且各一段排氣槽2之間共用二段排氣槽3用于排出模具,型腔與一段排氣槽的接觸面小,排氣效率低。并且由于注塑機工序及模具長時間使用后會出現各型腔注膠不同步的問題,各型腔的空氣以不同順序經過一段排氣槽走向二段排氣槽時,排氣壓力會在二段排氣槽中匯集擠壓,造成排氣不均,排氣均勻性差的問題。因此,需要對現階段的排氣結構進行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具均勻排氣結構。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模具均勻排氣結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下模之間具有型腔結構;所述型腔結構的外沿設有封閉圈;所述封閉圈位于所述上模中;還包括第一排氣槽和第二排氣槽;所述第一排氣槽環繞設置于所述封閉圈的外沿,并向所述上模方向垂直下沉;所述第二排氣槽的數量與所述第一排氣槽對應設置,每個所述第二排氣槽的一端與對應的所述第一排氣槽相接,另一端連通所述上模的邊沿。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鑲件;所述下模板上設有第一型腔鑲件,頂部設有頂針孔;所述頂針孔向上貫穿所述第一型腔鑲件;所述下模鑲件設置于所述下模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上設有第二型腔鑲件;所述第二型腔鑲件與所述第一型腔鑲件對應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氣槽的底端面與所述封閉圈頂端面的垂直距離范圍為0.2~0.8mm。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氣槽的底端面與所述封閉圈頂端面的垂直距離為0.48mm。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氣槽之間互不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中和所述下模中均設有冷卻流道。
進一步地,在合模時,所述封閉圈與所述下模之間的間隙為0.02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排氣均勻,排氣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俱進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俱進塑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588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