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焊機電源測試用試驗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07017.1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8522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韓祥江;黃曉東;王凱;孔高祥;李小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31/40 | 分類號: | G01R31/4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鄧建國 |
| 地址: | 25010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焊機 電源 測試 試驗臺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焊機電源測試用試驗臺,包括變頻電源,待測焊機電源,回饋式電子負載和控制器,變頻電源的輸入端與電網連接,用于輸出設定范圍內電壓和頻率的交流電源;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入端與變頻電源的輸出端連接,能夠輸入交流電源并輸出直流電;回饋式電子負載能夠將直流電轉化成交流電,其輸入端與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出端連接,且其輸出端與電網連接;控制器能夠分別與變頻電源、待測焊機電源和回饋式電子負載進行通信并傳輸控制指令。本實用新型能夠實時響應供電電源電壓,實現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入電壓實時調節,及電流的無極連續調節,同時把待測焊機電源輸出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源,并反饋到電網,重新再利用,減少了能量的耗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測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焊機電源測試用試驗臺。
背景技術
國家標準GB15579.1-2013中,要求對電焊接的焊接電源進行發熱、負載、短路和過載試驗,這些試驗都需要在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情況下進行。一般焊接電源的額定輸出電流在0~2000A,輸入電壓要穩定在額定電壓的±5%范圍內。這就需要大量電阻,根據不同電阻組合,用來調節能夠滿足不同電流值的試驗。同時,當供電電源的阻抗大于焊接電源輸入阻抗4%時,供電電源就在焊接電源輸入端電壓就不能滿足額定電壓±5%范圍內。
發明人了解到,相關焊接電源測試試驗臺中:
(1)通過電動調壓器保障供電電源在待測焊機電源輸入端的電壓滿足額定電壓±5%范圍內。雖能滿足試驗電源的波動范圍要求,但是,需要試驗人員觀察焊接電源輸入電壓值大小,調節電動調壓器來滿足試驗電源的要求,時效差,不能實時進行調節。
(2)通過接觸器的合分操作控制待測焊機電源輸出回路中電阻值的大小,進而調節試驗所需要的電流值。這種電流調節方式在不同的電流切換時,會產生電流沖擊,不能夠實現電流的連續調節;且通過電阻發熱實現電能消耗,熱能消耗在周圍空氣中,造成能量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電焊機電源測試用試驗臺,解決上述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入電壓不能實時調節,其輸出回路中電流不能連續調節且通過電阻發熱實現電能消耗的方式,能量浪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焊機電源測試用試驗臺,包括變頻電源,待測焊機電源,回饋式電子負載和控制器。
變頻電源的輸入端與電網連接,用于輸出設定范圍內電壓和頻率的交流電源;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入端與變頻電源的輸出端連接,能夠輸入交流電源并輸出直流電;回饋式電子負載能夠將直流電轉化成交流電,其輸入端與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出端連接,且其輸出端與電網連接;控制器能夠分別與變頻電源、待測焊機電源和回饋式電子負載進行通信并傳輸控制指令。
以上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利用變頻電源提供給待測焊機電源穩定性的供電電源,能夠實時響應供電電源電壓,待測焊機電源輸入電源的額定電壓值穩定在±2%內;相對于電動調壓器來說,能夠實現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入電壓實時調節。
采用回饋式電子負載連接在待測焊機電源的輸出端,為待測焊機電源提供連續穩定額定電流,便于實現電流的無極連續調節,同時把待測焊機電源輸出的直流電能轉換成交流電源,并反饋到電網,重新再利用,減少了能量的耗費。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電焊機電源測試用試驗臺的各元件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中:1、電網;2、第一電源線;3、第二電源線;4、第三電源線;5、第四電源線;6、變頻電源;7、回饋式電子負載;8、控制器;9、通信線;10、待測焊機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未經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070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