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301426.0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7188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程鴻;楊勛婷;田正光;陳宇;任爍;李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21/36 | 分類號: | G02B21/36;G02B21/24;G02B21/06;G02B21/34;H04M1/02;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偉晟壹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90 | 代理人: | 張水平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手機 中的 顯微 相位 成像 系統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包括粘貼組件、遙控器和成像組件;本實用新型中,成像組件和粘貼組件的設置,通過粘貼組件將成像組件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孔與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對齊,將成像組件與智能手機結合進行顯微成像,便于對微小樣本進行放大成像,提高智能手機的功能性;粘貼組件的設置,粘貼條在粘貼板上的位置可以調整,粘貼條用于將粘貼板與智能手機相連,便于根據智能手機的尺寸進行粘貼條的位置進行調整,使粘貼組件與智能手機匹配;遙控器的設置,將樣本放置在光源筒內靠近微型電動器的一端,遙控器控制微型電動器內的環形推桿動作,環形推桿推動光源筒和樣本移動,使樣本與顯微鏡筒的距離符合使用需要。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顯微相位成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
背景技術
顯微光學成像,通常也稱光學顯微成像,或光學顯微術,是指透過樣品或從樣品反射回來的可見光,通過一個或多個透鏡后,能夠得到微小樣品的放大圖像的技術,但現有智能手機不具備顯微成像功能,不能對微小樣本進行放大成像,降低智能手機的功能性,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且便于市場推廣與應用。
現有智能手機不具備顯微成像功能,不能對微小樣本進行放大成像,降低智能手機的功能性的問題。
因此,發明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顯得非常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以解決現有智能手機不具備顯微成像功能,不能對微小樣本進行放大成像,降低智能手機的功能性的問題。一種智能手機中的顯微相位成像系統,包括粘貼組件、遙控器和成像組件,所述粘貼組件一側上方的一端開設有嵌裝槽;所述遙控器嵌裝在嵌裝槽內;所述成像組件安裝在粘貼組件靠近嵌裝槽一側上方的另一端;
所述粘貼組件包括粘貼板、通孔和粘貼條,所述通孔開設在粘貼板對應成像組件的位置;所述粘貼條采用兩個,且粘貼條粘貼在粘貼板背離嵌裝槽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成像組件包括顯微鏡筒、微型電動器、光源筒、目鏡片、物鏡片、濾光片、LED光源和按鈕開關,所述顯微鏡筒安裝在粘貼板靠近嵌裝槽一側對應通孔的位置;所述微型電動器安裝在顯微鏡筒背離粘貼板的一端;所述光源筒安裝在微型電動器背離粘貼板的一端;所述目鏡片安裝在顯微鏡筒內部靠近粘貼板的一端;所述物鏡片安裝在顯微鏡筒內部背離粘貼板的一端;所述濾光片安裝在光源筒內部靠近微型電動器的一端;所述LED光源安裝在光源筒內部背離微型電動器的一端;所述按鈕開關安裝在光源筒背離微型電動器的一端。
優選的,所述遙控器的尺寸與嵌裝槽的尺寸匹配,且遙控器的內部設置有紅外發射裝置,該遙控器通過按鍵控制紅外發射裝置向微型電動器發送紅外信號,其中紅外發射裝置采用紐扣電池供電。
優選的,所述粘貼板采用長方體結構;所述通孔的深度等于粘貼板的厚度;所述粘貼條在粘貼板上的位置可以調整,且粘貼條用于將粘貼板與智能手機相連。
優選的,所述微型電動器包括環形推桿、紅外接收裝置和CPU,且環形推桿、紅外接收裝置和CPU均采用紐扣電池進行供電,該紅外接收裝置用于接收紅外發射裝置發送的紅外信號,其中CPU用于將紅外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控制環形推桿做伸縮運動;所述LED光源采用紐扣電池進行供電;所述按鈕開關通過導線與LED光源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成像組件和粘貼組件的設置,通過粘貼組件將成像組件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孔與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對齊,將成像組件與智能手機結合進行顯微成像,便于對微小樣本進行放大成像,提高智能手機的功能性。
2.本實用新型的粘貼組件的設置,粘貼條在粘貼板上的位置可以調整,粘貼條用于將粘貼板與智能手機相連,便于根據智能手機的尺寸進行粘貼條的位置進行調整,使粘貼組件與智能手機匹配,擴大粘貼組件的適用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大學,未經安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3014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