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斷裂的線纜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97915.3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72048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星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和旺合電線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31/06 | 分類號: | H01R31/06;H01R13/73;H01R13/72;H01R13/508;H01B7/40;H01B7/18;G02B6/38;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廣州藍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吳娟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斷裂 線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電力領域的一種防斷裂的線纜,包括線纜本體,線纜本體外側安轉有限位片,限位片與線纜本體活動連接,限位片內部安裝有塑膠圈,塑膠圈與限位片固定連接,限位片內部四角均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均與限位片內部連通,安裝孔內部均安裝有限位螺母,通過設計的限位環、彈簧、限位片、安裝孔、限位螺母和塑膠圈,線纜右側的插頭可與其他電線或設備連接,當線纜的長度不夠時,工作人員可將線纜后端向后拉扯,由于限位環左側預留了一定長度的線纜,使得后端的線纜可向后拉扯,拉扯時,帶動限位環向后移動,并將彈簧擠壓,可有效防止線纜斷裂,提高線纜的安全性,提高線纜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領域,具體是一種防斷裂的線纜。
背景技術
線纜是光纜、電纜等物品的統稱,線纜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裝、連接設備、輸送電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而不可缺少的一種東西,由于電纜帶電,所以安裝需要特別謹慎,線纜主要由PVC塑料粒子加工護套絕緣以及各種規格的銅絲絞合成纜,電線電纜是通過:拉制、絞制、包覆三種工藝來制作完成的,型號規格越復雜,重復性越高,對于多芯的電纜為了保證成型度、減小電纜的外形,一般都需要將其絞合為圓形,絞合的機理與導體絞制相仿,由于絞制節徑較大,大多采用無退扭方式,成纜的技術要求:一是杜絕異型絕緣線芯翻身而導致電纜的扭彎;二是防止絕緣層被劃傷。
現有的技術中,線纜在使用時,經常會受到拉扯,線纜在安裝或者移動時,工作人員需要手動將線纜拉扯移動至安裝的位置,且線纜在安裝后,使用時,由于線纜本身沒有彈性,線纜在長時間拉扯后容易斷裂,存在漏電等風險,有較大的安全隱患,降低了線纜的質量和使用壽命,降低了線纜的安全性和實用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斷裂的線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斷裂的線纜,包括線纜本體,所述線纜本體外側安轉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與線纜本體活動連接,所述限位片內部安裝有塑膠圈,所述塑膠圈與限位片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片內部四角均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均與限位片內部連通,所述安裝孔內部均安裝有限位螺母,將多個限位螺母均擰入安裝孔內部,可將限位片固定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線纜本體外側左部安裝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與線纜本體活動連接,所述限位環后端安裝有彈簧,所述彈簧與限位環固定連接,彈簧右側抵住限位片,使得線纜本體在使用時向右拉扯時,線纜本體可帶動限位環向右移動,使得彈簧可受到擠壓,便于線纜本體的拉伸,限位環左側的線纜本體屬于預留長度,使線纜本體在受到拉扯時,線纜本體不會斷裂。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線纜本體前端安裝有接線頭,所述接線頭與線纜本體固定連接,所述接線頭內部設置有插孔,可將需要連接的電線頭插入插孔內,可實現線纜本體的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線纜本體后端安裝有插頭,所述插頭與線纜本體固定連接,可將插頭插入需要連接的機器或電線。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環內側四端均設置有卡槽,所述線纜本體外側四端均安裝有多個凸件,所述凸件均與線纜本體固定連接,所述凸件均通過卡槽與限位環固定卡接,線纜本體外側的凸件可卡入卡槽內,將限位環限位,線纜本體在使用時,前端線纜本體外側的凸件卡入卡槽內,可防止后端線纜本體通過其自身重力,將前端線纜本體向后拉扯,使線纜本體在使用時松動,通過凸件和卡槽的設置,使線纜本體在使用時更加穩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和旺合電線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和旺合電線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979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