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線纜放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68889.1 | 申請日: | 2022-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6380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范平濤;賀云峰;周國鋒;曹風雷;郭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49/32 | 分類號: | B65H49/32;B65H59/04;B65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魏盼紅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纜 放線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線纜放線裝置,涉及放線裝置的技術領域,其包括機架和水平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下端的放線輥,所述機架的側壁固定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轉動連接有放線輪,所述放線輥上繞設有U形的減速帶,所述減速帶的一端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且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減速桿,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用于推拉所述減速桿的控制件。通過控制減速帶的松緊度,實現放線輥與減速帶之間摩擦力的調節,進而實現放線輥轉動速度的調節,當絞線機的工作頻率較高時,生產人員能夠對減速帶進行放松,以使得放線輥的轉動頻率能夠盡可能與絞線機的工作頻率適配,從而降低線纜過渡繃緊的風險,進而降低線纜斷裂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放線裝置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線纜放線裝置。
背景技術
放線裝置就是放線機,是一種與絞線機配套,起到放線作用的電線電纜輔助設備。
相關技術中的放線裝置通常包括機架、轉動連接于機架下端的放線輥以及轉動連接于機體上端的放線輪。當需要對線纜進行放線作業時,先將線纜卷筒固定套設在放線輥上,然后將線纜繞設在放線輪上,再將線纜與絞線機連接。隨后,通過絞線機對線纜進行卷收,此時,線纜滾筒在線纜的拉動下帶動放線輥轉動,從而實現對線纜的放線作業。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為了保證線纜放線時的張緊度,放線輥與機體之間通常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但是,如果絞線機的工作頻率較高,并使得線纜的放線速度較快時,線纜受到的拉力就會驟增。此時,放線輥的轉動頻率相對較低,從而使得線纜存在過渡繃緊的風險,進而存在線纜斷裂的風險,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降低線纜出現斷裂的風險,本申請提供一種線纜放線裝置。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線纜放線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線纜放線裝置,包括機架和水平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下端的放線輥,所述機架的側壁固定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上端轉動連接有放線輪,所述放線輥上繞設有U形的減速帶,所述減速帶的一端與所述機架固定連接、且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減速桿,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用于推拉所述減速桿的控制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絞線機的工作頻率較高時,通過控制件驅動減速桿向下運動,并使得減速帶放松。此時,放線輥與減速帶之間摩擦力減小,從而使得放線輥的轉速提高,進而實現線纜的快速放線。通過控制減速帶的松緊度,實現放線輥與減速帶之間摩擦力的調節,進而實現放線輥轉動速度的調節。一旦絞線機的工作頻率較高時,生產人員能夠對減速帶進行放松,以使得放線輥的轉動頻率能夠盡可能與絞線機的工作頻率適配。此設計能夠降低線纜過渡繃緊的風險,從而降低線纜斷裂的風險,進而實現線纜的穩定放線作業。
可選的,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桿,鉸接于所述支撐架上,且所述控制桿能夠上下擺動;控制塊,固定于所述控制桿的端部;控制孔,開設于所述控制塊上,且所述減速桿滑動穿設于所述控制孔內;控制環,設置于所述減速桿的上端部;控制彈簧,套設于所述減速桿的上端部,所述控制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控制塊抵接、且另一端與所述控制環抵接;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支撐架與所述控制桿之間;其中,所述控制彈簧用于驅動所述控制塊向下擺動,所述復位彈簧用于驅動所述控制桿遠離所述控制塊的一端向下擺動,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控制桿遠離所述控制塊的一端向上擺動的管控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絞線機的工作頻率較高時,通過管控件驅動控制桿遠離控制塊的一端向上擺動,然后控制塊在控制桿的帶動下向下運動。此時,控制彈簧在自身彈力的作用下復位,然后減速桿即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使得減速帶放松。同理,當管控件驅動控制桿遠離控制塊的一端向下擺動時,控制塊在控制桿的帶動下向上運動并使控制彈簧壓縮。此時,減速桿在控制彈簧的推動下向上運動,從而使得減速帶收緊。通過設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的控制件,實現減速桿的快速運動,從而實現減速帶的快速收緊與放松,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688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