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腳墊及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46700.9 | 申請日: | 2022-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8756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正根;陳卡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精一家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C7/50 | 分類號: | A47C7/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利宇寧 |
| 地址: | 5283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腳墊 座椅 | ||
1.一種腳墊,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裝的固定機構;
第一固定件,與所述固定機構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設有第一配合面;
移動件,設置有第二配合面和第一卡位結構,所述移動件通過所述第二配合面活動連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面,所述移動件具有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所述第一卡位結構設于所述移動件背離所述第二配合面的一側,所述第一卡位結構包括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分別設于所述移動件沿其活動方向的兩端;
第一控制件,與所述移動件連接;
旋轉控制件,能夠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轉動,且帶動所述第一控制件發生彈性形變,以帶動所述移動件在所述第一狀態和所述第二狀態之間切換;
卡位件,能夠與所述第一固定件轉動連接,所述卡位件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位結構配合的第二卡位結構;
腳踏框,與所述卡位件連接以帶動所述卡位件轉動;
其中,所述移動件處于所述第一狀態時,所述第一卡位部與所述第二卡位結構配合,以使所述卡位件能夠沿第一旋轉方向轉動并限制所述卡位件沿第二旋轉方向轉動,所述第一旋轉方向與所述第二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移動件處于所述第二狀態時,所述第二卡位部與所述第二卡位結構配合,以使所述卡位件能夠沿所述第二旋轉方向轉動并限制所述卡位件沿所述第一旋轉方向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墊還包括第一旋轉限位和第二旋轉限位,所述第一旋轉限位與所述第二旋轉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卡位件相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旋轉的旋轉角度范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限位為設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外壁的凸臺,所述第二旋轉限位連接于所述卡位件,所述第二旋轉限位部分凹陷形成轉動位,所述轉動位的內壁包括轉動壁和兩個卡位壁,所述轉動壁在長度方向上呈現為圓弧狀,所述轉動位與所述凸臺配合,以限制所述卡位件相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旋轉的旋轉角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設置有開口,所述第一控制件穿設于所述開口,并與所述移動件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控制件包括連接件和旋轉件,所述連接件設置有第一卡孔,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一固定件轉動連接,所述旋轉件通過所述第一卡孔與所述連接件連接,以帶動所述連接件旋轉。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二控制件和第三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靠近所述旋轉件的端面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側壁具有多條棱邊,至少一條所述棱邊沿所述第二控制件的軸線方向進行設置,所述第三控制件設置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與所述凸起匹配,所述第一卡孔設置于所述第三控制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件包括旋轉軸和把手,所述把手與所述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通過所述第一卡孔與所述第三控制件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墊還包括固定銷,所述固定銷連接于所述旋轉控制件,并在所述旋轉控制件轉動時帶動所述第一控制件移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容納所述旋轉控制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控制件、所述移動件和所述卡位件,并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連接。
10.一種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腳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精一家具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精一家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4670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光二極管和發光裝置
- 下一篇:一種智能駕駛電源管理系統和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