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調試氣切套管堵塞閥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42562.7 | 申請日: | 2022-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52602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谷海燕;丁萍;應興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市康復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A61M16/2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吳忠杰 |
| 地址: | 315043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試 套管 堵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試氣切套管堵塞閥,屬于醫療配件技術領域。其包括:主管體,其內部設有第一氣流通道以及第二氣流通道且第一氣流通道與第二氣流通道相分隔;第一氣孔,其設置于主管體并與第一氣流通道連通;第二氣孔,其設置于主管體,第二氣孔與第一氣孔以及第二氣流通道連通;封堵件,其可轉動地套設于主管體,通過封堵件的轉動逐漸打開或關閉第一氣孔以及第二氣孔。封堵件可轉動地套設于主管體,通過封堵件的轉動逐漸打開或逐漸關閉第一氣孔以及第二氣孔,由此無級調節氣切套管的氣道面積,進而實現通氣量的無級變化,使得患者的呼吸量可與其病情狀況達到最佳匹配,有利于后續患者成功拔出氣切套管后能夠更快地適應呼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試氣切套管堵塞閥。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治療中,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危重患者時,建立人工氣道的常用手段,通過氣管切開手術,將導管插入患者氣管內,成為呼吸道與外界的連通通道,通過氣切套管連接呼吸機讓患者進行吸氧,吸痰等操作。但是這個氣切套管不能長時間的使用,容易引起切口處出現感染。因此,當患者的病情出現好轉的時候,會嘗試進行拔管,但是氣切套管不能一次性去掉,需要慢慢的減小出氣口,然后觀察隨著出氣口的減小,患者是否可以通過口鼻順利的完成呼吸,是否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肺部的痰液是否能咳出來。
然而,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各種氣切套管沒有與之配套的堵管器材,主要是采用管帽(或堵頭)的拆裝實現氣切套管的打開或關閉,無法根據患者病情狀況進行氣切套管通氣量的調節,進而不便于觀察患者是否可通過口鼻順利的完成呼吸,導致影響后續拔除氣切套管工作的進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可無級調節通氣量的可調試氣切套管堵塞閥。
本實用新型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可調試氣切套管堵塞閥,包括:
主管體,其內部設有第一氣流通道以及第二氣流通道且所述第一氣流通道與所述第二氣流通道相分隔;
第一氣孔,其設置于所述主管體并與所述第一氣流通道連通;
第二氣孔,其設置于所述主管體,所述第二氣孔與所述第一氣孔以及所述第二氣流通道連通;
封堵件,其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主管體,通過所述封堵件的轉動逐漸打開或關閉所述第一氣孔以及所述第二氣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封堵件內部設有通孔以及過氣通道,所述主管體穿設于所述通孔,所述過氣通道與所述通孔相連通,且連通后所述封堵件內部形成有用于堵住所述第一氣孔以及所述第二氣孔的弧形封堵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封堵件的轉動過程中,所述第一氣孔以及所述第二氣孔被所述弧形封堵面逐漸關閉或被所述過氣通道逐漸打開,且所述第一氣孔與所述第二氣孔之間通過所述過氣通道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封堵件還設有弧形轉動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所述主管體的兩端分別套設有第一限位環以及第二限位環,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環與所述第二限位環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限位環設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伸入所述弧形轉動槽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彈性接頭,其與所述主管體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接頭設有進氣通道,所述第一氣流通道與所述進氣通道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市康復醫院,未經寧波市康復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425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干泥收集運輸裝置
- 下一篇:一種包邊模具上下模間隙調節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