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循環含氟廢水處理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42411.1 | 申請日: | 2022-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5665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應潤兵;孫小琪;王軍;李小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澤潤環境科技(廣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C02F101/14;C02F10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謝磊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廢水處理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內循環含氟廢水處理設備,其包括一級反應池,一級反應池的一側連通一級絮凝池,一級絮凝池的一側連通一級沉淀池,一級沉淀池的一側連通二級反應池,二級反應池的一側連通二級絮凝池,二級絮凝池的一側連通二級沉淀池,二級沉淀池的一側連通清水池。一級沉淀池通過第一回流管連通一級反應池,第一回流管上設有第一回流泵;二級沉淀池通過第二回流管連通二級反應池,第二回流管上設有第二回流泵。本實用新型中的含氟廢水處理設備采用兩級處理,且各級處理間均實現內循環,使含氟廢水得到深度處理的同時,減少了除氟劑和混凝劑的投加量,減少了污泥的產生量,有效地降低了處理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循環含氟廢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工業生產也緊跟時代的腳步快速發展,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生產也對環境造成了很嚴重的負擔,造成工業氟污染的氟化物主要來源于冶金業的煉鋁、煉鋼和氟塑料生產等。含氟廢水可能含有毒重金屬,可生化性差,若將其排放到水環境中,會對周邊的植物、地下水及水體中生物造成嚴重的破壞,且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對含氟廢水的有效處理至關重要。
含氟廢水處理的原理是在水中投加具有凝聚能力和或與氟化物產生沉淀的物質,形成大量膠體物質或沉淀,氟化物也隨之凝聚或沉淀,再通過過濾將氟離子從水中去除。
傳統的含氟廢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效果不理想,藥劑的使用量較大,產生污泥量較多,因此處理成本較高,且設備的占地面積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內循環含氟廢水處理設備,解決現有技術中含氟廢水的處理效果不理想,藥劑的使用量較大,處理成本較高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內循環含氟廢水處理設備,其包括一級反應池,所述一級反應池的一側連通一級絮凝池,所述一級絮凝池的一側連通一級沉淀池,所述一級沉淀池的一側連通二級反應池,所述二級反應池的一側連通二級絮凝池,所述二級絮凝池的一側連通二級沉淀池,所述二級沉淀池的一側連通清水池;所述一級沉淀池通過第一回流管連通所述一級反應池,所述第一回流管上設有第一回流泵。
進一步地,所述二級沉淀池通過第二回流管連通所述二級反應池,所述第二回流管上設有第二回流泵。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反應池的一側通過自流孔連通所述一級絮凝池,所述一級絮凝池的一側通過自流孔連通所述一級沉淀池,所述一級沉淀池的一側通過自流孔連通所述二級反應池,所述二級反應池的一側通過自流孔連通所述二級絮凝池,所述二級絮凝池的一側通過自流孔連通所述二級沉淀池,所述二級沉淀池的一側通過自流孔連通所述清水池。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絮凝池內設有第一攪拌器。
進一步地,所述二級絮凝池內設有第二攪拌器。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沉淀池和所述二級沉淀池分別通過污泥管連通污泥池。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沉淀池和所述二級沉淀池均呈漏斗狀。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內循環含氟廢水處理設備采用兩級處理,且各級處理間均實現內循環,使含氟廢水得到深度處理的同時,減少了除氟劑和混凝劑的投加量,減少了污泥的產生量,有效地降低了處理成本。另外,本設備利用一體化緊湊排列,占地面積小,節約了用地面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澤潤環境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未經澤潤環境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424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