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31920.4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652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宋立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2 | 分類號: | E21F16/02;E21D11/38;B01D29/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夢晨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防滲 排水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包括第一支護層和第二支護層,所述第一支護層位于所述第二支護層的外側;第一防水層,設置在所述第二支護層的外側壁上;排水管網,設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層與所述第一支護層之間,所述排水管網上設置有供滲水流入的排水孔,所述第二支護層的內壁底面設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管網與所述排水槽連通;過濾層,設置為能夠在滲水進入所述排水管網之前對滲水進行過濾。如此設置,滲水經過過濾層之后再進入排水管網,通過過濾層濾除滲水中的泥沙,防止泥沙進入排水管網,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隧道存在的排水管容易堵塞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
背景技術
隧道防滲排水是指為了保證隧道建筑不致因滲漏水造成病害,危及行車安全,腐蝕洞內設備,降低結構使用壽命而采取的防水及排水措施,是一項涉及地形、氣候、工程地層和水文地質、結構方案、施工方法和材料性質等因素的綜合性工作,基本要求應以預防為主。
現有技術中的防滲排水結構一般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設置防水層,并在防水層與初期支護之間設置排水管,滲透至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的滲水通過排水管流出。但由于滲水中存在泥沙,泥沙隨滲水進入排水管后,容易堵塞排水管,導致排水管失效。
因此,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隧道存在的排水管容易堵塞的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用以解決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包括:
第一支護層和第二支護層,所述第一支護層位于所述第二支護層的外側;
第一防水層,設置在所述第二支護層的外側壁上;
排水管網,設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層與所述第一支護層之間,所述排水管網上設置有供滲水流入的排水孔,所述第二支護層的內壁底面設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管網與所述排水槽連通;
過濾層,設置為能夠在滲水進入所述排水管網之前對滲水進行過濾。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所述過濾層包括第一過濾層,所述第一過濾層設置在所述排水管網與所述第一支護層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所述排水管網包括沿隧道拱面周向延伸的第一排水管和沿隧道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上均設置有多個所述排水孔;
所述第一排水管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第一排水管沿所述隧道拱面的長度方向分布;
所述第二排水管設置在相鄰所述第一排水管之間,且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兩端分別與相鄰所述第一排水管連通。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所述過濾層包括第二過濾層,所述第二過濾層包覆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側壁和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外側壁。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所述第二排水管呈向上突起的彎曲狀。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還包括導流層,所述導流層設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層與所述排水管網之間,所述導流層與所述第一防水層重疊設置,且所述排水管網與所述導流層貼合接觸。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所述第二支護層具有仰拱部,所述排水槽設置在所述仰拱部的上表面,所述排水槽的上方設置有蓋板;
所述排水槽設置有兩條,兩條所述排水槽沿所述仰拱部的橫向分布,且所述排水槽沿所述隧道的長度方向延伸。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隧道防滲排水結構,所述排水槽的內壁設置有第二防水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319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簡易的熒光層析快檢試劑的判讀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可升降的試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