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25108.0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74061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靈;張敏;吳成波;楊大磊;何勇;陳中偉;馬亞強;肖長波;廖忠林;安代敏;袁偉;李紅明;張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3/00 | 分類號: | E04G3/00;E04G5/04;E04G5/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中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58 | 代理人: | 王鴻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陡崖 施工 平臺 | ||
1.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連坡件Ⅰ(10)、連坡件Ⅱ(20)、連坡件Ⅲ(30)和雙排腳手架(40);
所述連坡件Ⅰ(10)的一端傾斜固定在坡體內,所述連坡件Ⅰ(10)另一端外漏于坡體且與所述雙排腳手架(40)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連坡件Ⅱ(20)的一端傾斜固定在坡體內,所述連坡件Ⅱ(20)的另一端外漏于坡體且與所述雙排腳手架(40)的底部固定連接;
所述連坡件Ⅲ(30)的一端水平固定在坡體內,所述連坡件Ⅲ(30)的另一端外漏于坡體且與所述雙排腳手架(40)的側面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坡件Ⅰ(10)的傾斜角度大于所述連坡件Ⅱ(20)的傾斜角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坡件Ⅰ(10)包括錨筋Ⅰ(11)和鋼管Ⅰ(12),所述錨筋Ⅰ(11)一端設置在坡體內,另一端外漏于坡體且套設有鋼管Ⅰ(12);和/或所述連坡件Ⅱ(20)包括錨筋Ⅱ(21)和鋼管Ⅱ(22),所述錨筋Ⅱ(21)一端設置在坡體內,另一端外漏于坡體且套設有鋼管Ⅱ(22);和/或所述連坡件Ⅲ(30)包括錨筋Ⅲ和鋼管Ⅲ,所述錨筋Ⅲ一端設置在坡體內,另一端外漏于坡體且套設有鋼管Ⅲ。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錨筋Ⅰ(11)設置在坡體內的長度為1m,外漏于坡體的所述錨筋Ⅰ(11)長度為0.5m,和/或所述錨筋Ⅱ(21)設置在坡體內的長度為1m,外漏于坡體的所述錨筋Ⅱ(21)長度為1m;和/或所述錨筋Ⅲ設置在坡體內的長度為1.5-2m,外漏于坡體的所述錨筋Ⅲ長度為1m。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Ⅰ(12)與所述雙排腳手架(40)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和/或所述鋼管Ⅱ(22)與所述雙排腳手架(40)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和/或所述鋼管Ⅲ與所述雙排腳手架(40)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腳手架(40)包括大橫桿(41)、小橫桿(42)和立桿(43),所述雙排腳手架(40)具體結構為:立桿(43)縱距(80)1.5m,橫距(90)1.6m;大橫桿(41)平層間距(100)1.8m;所述大橫桿(41)與立桿(43)的連接都連接有小橫桿(42)。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進一步地,所述雙排腳手架(40)遠離坡體的一側大橫桿(41)與大橫桿(41)之間還設置有若干大橫橫桿。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腳手架(40)遠離坡體的一側設置有剪刀撐(50),所述剪刀撐(50)與水平線的夾角為45°-60°。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陡崖坡面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排腳手架遠離坡體的一側設置有密目網(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地質工程勘察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2510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