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固體廢棄物中有害組分浸出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09368.9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67950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唐圓圓;呂中;張健帥;夏運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德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固體 廢棄物 有害 組分 浸出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固體廢棄物中有害組分浸出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儲液容器,用于盛裝酸性浸出液;浸出容器,設有緩沖透液層,緩沖透液層用于包裹固體廢棄物,以使固體廢棄物在被包裹狀態下在酸性浸出液中浸出;動力部件,一端與儲液容器連接、另一端與浸出容器連接,動力部件用于使儲液容器中的酸性浸出液流動至浸出容器中;收集容器,位于浸出容器下方,用于收集固體廢棄物浸出后的浸出液。該裝置通過在浸出容器中增設緩沖透液層,使固體廢棄物包裹在緩沖透液層中進行浸出,有助于得到更有效的浸出液,進而有助于通過收集的浸出液有效評價固體廢棄物在真實環境中的浸出風險。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固體廢棄物中有害組分浸出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對固體廢棄物的浸出風險進行評估時,通常采用美國環境保護署制定的毒性特征方法(Method 1311,EPA SW-846)進行評估,但是當需要評價一些對酸的緩沖能力較強的固體廢棄物時,該方法的可靠性變差,較難得到真實的浸出評估結論。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固體廢棄物中有害組分浸出的裝置,以解決現有相關浸出方法難以適用于對酸緩沖能力強的固體廢棄物的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用于固體廢棄物中有害組分浸出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儲液容器,所述儲液容器用于盛裝酸性浸出液;
浸出容器,所述浸出容器中設有緩沖透液層,所述緩沖透液層用于包裹所述固體廢棄物,以使所述固體廢棄物在被包裹狀態下在所述酸性浸出液中浸出;
動力部件,所述動力部件的一端與所述儲液容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浸出容器連接,所述動力部件用于使所述儲液容器中的所述酸性浸出液流動至所述浸出容器中;
收集容器,所述收集容器位于所述浸出容器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固體廢棄物浸出后的浸出液。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透液層為紗布層。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透液層包括設置在所述浸出容器的底部的第一緩沖透液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緩沖透液層上方的第二緩沖透液層,所述固體廢棄物放置在所述第一緩沖透液層與所述第二緩沖透液層之間,且所述固體廢棄物被所述第一緩沖透液層和所述第二緩沖透液層包裹住。
進一步地,所述浸出容器的體積與所述浸出容器的橫截面的最大寬度比為50mL:2cm~50mL:4cm;所述第一緩沖透液層的設置高度與所述浸出容器的橫截面的最大寬度比0.4:3~0.6:3,所述第二緩沖透液層的設置高度與所述浸出容器的橫截面的最大寬度比3:3~5:3。
進一步地,所述浸出容器的體積與所述浸出容器的內徑比為50mL:3cm;所述第一緩沖透液層的設置高度與所述浸出容器的內徑比0.5:3,所述第二緩沖透液層的設置高度與所述浸出容器的內徑比4:3。
進一步地,所述浸出容器是體積為50mL、內徑為3cm的針筒,所述第一緩沖透液層的設置高度為0.5cm,所述第二緩沖透液層的設置高度為4cm。
進一步地,所述動力部件包括恒定流速蠕動泵以及分別設在所述恒定流速蠕動泵兩端的進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進液管伸入至所述儲液容器中,所述出液管伸入至所述浸出容器中,且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緩沖透液層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支撐臺,所述支撐臺包括臺面以及連接于所述臺面下方的支撐腳,所述恒定流速蠕動泵放置于所述臺面上,所述進液管穿過所述臺面伸入至所述儲液容器中,或者所述進液管繞過所述臺面的邊緣伸入至所述儲液容器中;
所述儲液容器放置在所述臺面與所述支撐腳之間的容置空間中,且所述儲液容器對應設置在所述恒定流速蠕動泵的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科技大學,未經南方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0936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