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沉淀池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05823.8 | 申請日: | 2022-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0232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星宇;陳貴生;張雙;王程;姚杰;鄭永杰;龔靖云;張金香;楊涵;但陳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三峽水務北碚排水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 地址: | 40070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沉淀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具有混合區、絮凝區和沉淀區;所述沉淀池內設置有污泥檢測機構、水質檢測機構和自動投藥機構,所述污泥檢測機構、所述水質檢測機構和所述自動投藥機構均與自動控制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沉淀池通過管道分別聯通有生物池、二沉池或儲泥池中的一個或多個。本實用新型能自動控制沉淀池中的水質及污泥濃度,控制簡單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術
高效沉淀池工藝是依托污泥混凝、循環、斜管分離及濃縮等多種理論,通過合理的水力和結構設計,開發出的及泥水分離與污泥濃縮功能于一體的新一代沉淀工藝。現隨著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其他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越來越嚴格,高效沉淀池常在提標改造領域和新建城市污水處理廠中使用。眾所周知,高效沉淀池是一種緊湊、高效、靈活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由法國得利滿公司開發的一項用于自來水處理的先進專利澄清技術,后續逐漸應用到污水處理行業中。由于該項技術受專利保護,國內在高效沉淀池工藝設計時對原有的高效沉淀池專利技術進行了改良,同時該項技術缺乏相應的國家技術規范和技術指南,因此,各大設計院設計的高效沉淀池參數和結構參差不齊,導致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未能充分發揮高效沉淀池處理效果。
同時,沉淀池藥劑投加量及池內污泥存量多少極大影響高效沉淀池的運行效果,遇水量沖擊及剩余污泥排放過多影響,沉淀池池內污泥會出現減少的情況,需及時進行補充避免出現水質波動。因沉淀池內污泥主要為化學污泥,為保證沉淀池良好運行效果,也需定期更換污泥。而現有技術中,沉淀池中添加藥劑和泵送污泥都是操作人員手動操作,不但操作繁瑣,且不易控制,導致沉淀池內水質波動較大,不利于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高效沉淀池,自動控制沉淀池中的水質及污泥濃度,控制簡單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沉淀池,自動控制沉淀池中的水質及污泥濃度,控制簡單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具有混合區、絮凝區和沉淀區;
所述沉淀池內設置有污泥檢測機構、水質檢測機構和自動投藥機構,所述污泥檢測機構、所述水質檢測機構和所述自動投藥機構均與自動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所述沉淀池通過管道分別聯通有生物池、二沉池或儲泥池中的一個或多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污泥檢測機構用于檢測沉淀池中污泥的厚度及污泥的質量,并將數據傳送至自動控制裝置中,自動控制裝置根據檢測數據適應性向沉淀池中添加從生物池、二沉池或儲泥池的中污泥進行混合,從而將沉淀池中的污泥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同時,水質檢測機構檢測污水水質,并通過污水水質自動控制裝置自動投藥機構投藥。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沉淀池內還設置有預警機構,所述預警機構與所述污泥檢測機構和所述水質檢測機構電性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當沉淀池中濁度、磷酸鹽等超過設定限制時,預警機構將預警信息傳遞至廠區中控系統,防止造成水體污染。
進一步,所述污泥檢測機構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計和污泥厚度檢測裝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計用于檢測沉淀池中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污泥厚度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污泥厚度,便于自動控制裝置分析判斷水質。
進一步,所述水質檢測機構包括水質濁度檢測計和正磷酸鹽檢測計。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質濁度檢測計用于檢測污水濁度,正磷酸鹽檢測計用于檢測正磷酸鹽含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三峽水務北碚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市三峽水務北碚排水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058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