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帶打磨槽的自行車套管截管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220199993.X | 申請日: | 2022-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4251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紅星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昆山星豪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21/10 | 分類號: | B23D21/10;B24D15/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所術(shù)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73 | 代理人: | 徐典 |
| 地址: | 21533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磨 自行車 套管 截管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打磨槽的自行車套管截管器,包括主體桿,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一體連接有彎曲臂;圓片刀,手柄與彎曲臂的交界處設有圓片刀,彎曲臂背離圓片刀的一端具備滾輪;打磨槽,彎曲臂包括相互呈夾角的第一直臂、第二直臂,第一直臂、第二直臂上分別具備下打磨槽、上打磨槽,打磨槽的內(nèi)壁具備磨砂面,下打磨槽、上打磨槽各自中心線為弧線,下打磨槽、上打磨槽各自中心線重合于同一個空間圓,空間圓的直徑小于套管的外徑且大于套管的內(nèi)徑。采用此實用新型利用彎曲臂的背部來布置打磨槽,由于打磨槽自身軌跡與相互位置關系,上打磨槽、下打磨可以同時卡入套管的一端,打磨面廣,操作難度低。打磨時受力對稱,便于施力。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套管加工工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打磨槽的自行車套管截管器。
背景技術(shù)
自行車套管截管器能將長的圓管截斷為短的圓管,但是截斷后的端口較為銳利,最好要經(jīng)歷打磨,打磨一般采用另外的獨立的銼刀,用常規(guī)銼刀來打磨端口相對費時。當套管的數(shù)量很大時,常規(guī)銼刀打磨的弊端會進一步放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帶打磨槽的自行車套管截管器,利用彎曲臂的背部來布置打磨槽,由于打磨槽自身軌跡與相互位置關系,上打磨槽、下打磨可以同時卡入套管的一端,打磨面廣,操作難度低。打磨時受力對稱,便于施力。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打磨槽的自行車套管截管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帶打磨槽的自行車套管截管器,包括:主體桿,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一體連接有彎曲臂;圓片刀,手柄與彎曲臂的交界處設有圓片刀,彎曲臂背離圓片刀的一端具備與套管外切的滾輪;打磨槽,彎曲臂包括相互呈夾角相連的第一直臂、第二直臂,第一直臂、第二直臂上分別具備凹陷的下打磨槽、上打磨槽,下打磨槽、上打磨槽的內(nèi)壁具備磨砂面,下打磨槽、上打磨槽各自中心線為弧線,下打磨槽、上打磨槽各自中心線重合于同一個空間圓,空間圓的直徑小于套管的外徑且大于套管的內(nèi)徑。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手柄供使用者手部抓握,彎曲臂半包圍套管,圓片刀對套管實現(xiàn)切割,同時滾輪起到支撐與滾動摩擦的作用,便于截管器反復來回轉(zhuǎn)動,最終實現(xiàn)切斷。
利用彎曲臂的背部位置來布置上打磨槽、下打磨槽,切斷后的套管一端可以同時卡入上打磨槽、下打磨槽內(nèi),由于上打磨槽、下打磨槽的自身軌跡與相互位置關系,上打磨槽、下打磨可以同時卡入套管的一端,隨著人員轉(zhuǎn)動手柄,實現(xiàn)對套管端口的打磨,能夠同時去除端口與套管外壁、內(nèi)壁交界處的毛刺。打磨面廣,對人員操作難度低。同時打磨時受力比較對稱,便于施力。第一直臂、第二直臂的陽角交界處正好可以稍微伸入套管的空腔內(nèi),打磨時截管器也不易輕松從套管上滑脫。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當套管與圓片刀、滾輪外切時,下打磨槽、上打磨槽位于彎曲臂上背離套管的一側(cè)。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打磨槽、上打磨槽利用了彎曲臂相對沒什么作用的背部,而不是單純增設打磨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更進一步改進,從自身口部至自身底部,下打磨槽、上打磨槽各自的寬度漸窄。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下打磨槽、上打磨槽能同時對端口與套管外壁交界處、端口與套管內(nèi)壁交界處的毛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進一步改進,下打磨槽、上打磨槽的各自內(nèi)壁的橫斷面輪廓均為弧線。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下打磨槽、上打磨槽自身內(nèi)壁圓滑過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進一步改進,圓片刀自身軸線與滾輪自身軸線相互平行,滾輪的數(shù)量為兩個。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兩個滾輪各自與套管實現(xiàn)線接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進一步改進,兩個滾輪各自形心至圓片刀的直線距離相等。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昆山星豪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經(jīng)昆山星豪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99993.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