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創耳針專用耳夾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98726.0 | 申請日: | 2022-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853097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靜珠;程宏亮;周帥;陳歡;張朝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9/00 | 分類號: | A61H39/00;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維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耳針 專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創耳針專用耳夾包括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之間通過扭轉彈簧連接,第一夾片頭部為空心圓環,第一夾片的頭部的一側還固定設置有第一減痛層,第一減痛層的外側還設置有第一舒緩層,第一夾片的頭部還設置有針灸部,針灸部的一端還設置有電刺激孔,針灸部遠離電刺激孔的另一端與第一夾片圓環形頭部的內側面一體連接;第二夾片的頭部為空心圓環,第二夾片的頭部的一側還固定設置有第二減痛層,第二減痛層的外側還設置有第二舒緩層。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灸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無創耳針專用耳夾。
背景技術
耳穴針灸治療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同疾病作斗爭的一個經驗總結,是在中西醫兩套理論指導下一種簡便有效的廣普針灸療法,具有操作簡便,適應癥廣,見效迅速,無毒副作用的特點,能夠治療上百種疾病。1993年我國正式頒布實施GB.T13734-92《耳穴名稱與部位》國家標準。耳穴療法包括多種方式方法其中有耳貼療法,耳毫針療法,耳穴注射療法,耳穴電針療法等。
耳穴針灸是指在耳廓穴位用針刺等刺激手段,同時調整局部與全身,而達到防治疾病目的,又是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方法。因其療效肯定、應用范圍較廣、操作方便、安全無副作用,受術者痛苦小、常可補體針之不足,另外耳穴對疾病的診斷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因此日益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疾病。
運用耳穴診治疾病,早在《靈樞·厥病》就有記述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后脈涌有熱,瀉出其血,后取足少陽。《靈樞·五邪》篇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唐代《千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療馬黃黃疸凌寒暑疫毒等病;取耳上發際治療癭氣。歷代醫學文獻也有介紹用各種方法刺激耳廓及耳周部位防治疾病,望、觸耳廓診斷疾病的記載,并一直在民間為勞動人民所應用。說明利用耳廓診治疾病的歷史已相當悠久。
現在有一種電針灸裝置需要用夾子夾住患者的耳垂后使用微電流刺激耳朵上的穴位,然而針灸的時間一般很長,夾子長時間夾著耳垂會使得耳垂血液不通暢,使用完后患者的耳垂常因為長時間夾持而出現紅腫,使用感對于使用者來說非常不友好,所以當前解決耳夾的使用感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另外現有技術中的耳夾頭部太大,很難夾準穴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無創耳針專用耳夾。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無創耳針專用耳夾,包括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所述第一夾片和所述第二夾片之間通過扭轉彈簧連接,所述第一夾片頭部為空心圓環,所述第一夾片的頭部的一側還固定設置有第一減痛層,所述第一減痛層的外側還設置有第一舒緩層,所述第一夾片的頭部還設置有針灸部,所述針灸部的一端還設置有電刺激孔,所述針灸部遠離所述電刺激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夾片圓環形頭部的內側面一體連接;
所述第二夾片的頭部為空心圓環,所述第二夾片的頭部的一側還固定設置有第二減痛層,所述第二減痛層的外側還設置有第二舒緩層。
進一步的,所述針灸部設置在所述第一夾片的頭部,且所述針灸部與所述第一夾片處于同一豎直方向上。
進一步的,所述針灸部的程度與所述第一夾片頭部的半徑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電刺激孔位貫穿所述第一夾片的L型通道,所述電刺激孔的一個開口位于所述針灸部的背面,所述電刺激孔的另一個開口位于所述第一夾片的尾部。
進一步的,所述電刺激孔位于所述針灸部的開口的中心與所述第一夾片頭部的圓心想重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夾片的尾部的外側還設置有抓持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夾片的尾部還設置有捏持部,所述捏持部與所述第二夾片的頭部呈鈍角。
進一步的,所述捏持部為圓餅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987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