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墨循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90367.4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3197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F31/02 | 分類號: | B41F31/02;B41F31/20;B41F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棟棟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墨 循環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墨循環裝置,包括:油墨桶、墨盒、第一油墨泵、第二油墨泵及三通閥;所述油墨桶具有一個供油口與回油口,所述供油口與所述第一油墨泵相連通,所述第一油墨泵與所述三通閥的第一端相連通,所述三通閥的第二端設置有排空管,所述三通閥的第三端與所述墨盒的一端相連通,所述墨盒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油墨泵相連通,所述第二油墨泵與所述回油口相連通。該油墨循環裝置通過三通閥的設計以及對三通閥的開關控制,可以實現印刷、排放油墨、清洗以及排放廢液的操作,可以很方便地清洗油墨循環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中的油墨供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墨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油墨循環裝置比較簡單,只能夠實現油墨在印刷機的墨盒與外部油墨桶之間循環,但是整個裝置清洗不方便,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油墨循環裝置。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油墨循環裝置,主要包括:油墨桶、墨盒、第一油墨泵、第二油墨泵及三通閥;
所述油墨桶具有一個供油口與回油口,所述供油口與所述第一油墨泵相連通,所述第一油墨泵與所述三通閥的第一端相連通,所述三通閥的第二端設置有排空管,所述三通閥的第三端與所述墨盒的一端相連通,所述墨盒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油墨泵相連通,所述第二油墨泵與所述回油口相連通。
上述的一種油墨循環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還包括粘度控制儀,所述油墨桶還具有出油口與進油口,所述粘度控制儀一端與所述出油口通過油墨管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進油口通過油墨管相連通。
上述的一種油墨循環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所述粘度控制儀內部具有第三油墨泵,所述第三油墨泵一端與所述出油口相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進油口相連通。
上述的一種油墨循環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所述排空管的出口設置有回收桶。
上述的一種油墨循環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所述油墨桶與所述第一油墨泵之間、所述第一油墨泵與所述三通閥之間、所述三通閥與所述墨盒之間、所述墨盒與所述第二油墨泵之間、所述第二油墨泵與所述油墨桶之間均通過油墨管進行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油墨循環裝置,通過三通閥的設計以及對三通閥的開關控制,可以實現印刷、排放油墨、清洗以及排放廢液的操作,可以很方便地清洗油墨循環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墨循環裝置的第一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墨循環裝置的第二狀態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粘度控制儀;2、油墨管;3、油墨桶;4、第一油墨泵;5、三通閥;6、墨盒;7、第二油墨泵;8、排空管;9、回收桶;10、第三油墨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文中為組件所編序號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所描述的對象,不具有任何順序或技術含義。而本申請所說“連接”、“聯接”,如無特別說明,均包括直接和間接連接(聯接)。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太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903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