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穩定變排量機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81876.0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7690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連山;蒲屹;田曉敏;段勝秋;胡文強;蔣銀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航天世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13/20 | 分類號: | F16N13/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領眾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40 | 代理人: | 宋紅賓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穩定 排量 機油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穩定變排量機油泵,包括:泵體、轉子和擺動環;所述擺動環與轉子偏心設置,所述擺動環與泵體通過滑動銷可擺動設置,所述擺動環外側設有減排臂和增排臂,所述擺動環的外表面與泵體內表面在減排臂與增排臂之間設置至少一個阻尼腔,所述泵體在阻尼腔內開設有阻尼腔排油孔,防止阻尼腔內油壓過高,維持阻尼腔內有適當的油壓。本實用新型在機油泵內設置一個或多個阻尼腔結構,可降低擺動環在偏擺過程中由于油壓波動對其運動的影響,對油壓波動的響應速度減緩,穩定擺動環運動從而使機油泵能夠輸出更為平穩的油壓,使得發動機各摩擦副潤滑更加平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穩定變排量機油泵。
背景技術
傳統汽車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簡單來說是通過發動機轉軸帶動油泵轉子轉動,從而帶動設于轉子上的若干葉片轉動,通過油泵內腔與轉軸的偏心設置,使葉片轉動過程中所述若干葉片圍成的不同容積大小的腔室得到壓縮和擴張,最終實現負壓吸油和高壓輸油。由此可見,在該類油泵中當其內腔中心與轉軸軸線之間的偏心距離固定后,其提供的高壓油液的輸出量大小則完全由發動機轉速決定,即稱之為定排量泵。定排量泵當汽車處于高速運行時,其油液的輸送往往過量浪費;因此現隨著汽車發動機技術不斷進步,對發動潤滑油壓穩定性、節能要求等越來越高,故變排量機油泵的運用越來越普遍。
但是當前由于變排量機油泵實現變量一般都是通過擺動環在內部偏擺或者滑動來使得偏心距改變從而實現變排量,擺動環的運動又是由于發動機或機油泵提供的油壓作用與擺動環上實現的,由于機油泵內部油壓波動變化是無法避免的,作用在擺動環上的油壓出現波動的話就會導致擺動環來回運動,導致油壓波動加劇,對發動機潤滑造成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穩定變排量機油泵,本實用新型在機油泵內設置一個或多個阻尼腔結構,可降低擺動環對油壓波動的響應速度,穩定擺動環運動從而穩定機油泵輸出油壓,使得發動機各摩擦副潤滑平穩。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穩定變排量機油泵,包括:
泵體、以及設置在泵體內的轉子;
擺動環,其與轉子偏心設置,所述擺動環與泵體通過滑動銷可擺動設置,所述擺動環外側設有減排臂和增排臂,所述擺動環的外表面與泵體內表面在減排臂與增排臂之間設置至少一個阻尼腔,通過阻尼腔的作用,使擺動環在油壓波動情況下平穩來回運動,從而實現油壓相對穩定,所述泵體在阻尼腔內開設有阻尼腔排油孔,防止阻尼腔內油壓過高,維持阻尼腔內有適當的油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阻尼腔位于減排臂與增排臂之間遠離滑動銷的一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擺動環外側還有阻尼臂,所述泵體內表面、擺動環外表面、阻尼臂和減排臂之間形成所述阻尼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泵體與擺動環在減排臂處設有減排腔,減排腔內的油來源于發動機反饋油,所述減排腔與阻尼腔通過減排臂與泵體之間的間隙進油道連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泵體與擺動環抵接有彈性件,所述泵體與擺動環在增排臂處設有增排腔;所述滑動銷到減排臂的距離大于所述滑動銷到增排臂的距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減排腔與增排腔通過自動補油細流道連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減排腔和增排腔位于擺動環以滑動銷為中心的兩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航天世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航天世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818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土壤樣品采樣保存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有檢測和阻尼功能的變排量機油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