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程檢測用混凝土取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81508.6 | 申請日: | 2022-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770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夏麗;廖芙蓉;李江凡;雷珊珊;賀分良;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名揚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捷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23 | 代理人: | 左正超 |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工程 檢測 混凝土 取樣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工程檢測用混凝土取樣裝置,涉及混凝土取樣裝置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取樣裝置大都需借助鐵鍬等工具對混凝土實施鏟取裝載,使用較為麻煩費力的問題。一種建筑工程檢測用混凝土取樣裝置,包括取樣箱,其左右側壁的頂端中間位置對稱焊接有兩處定位套,兩處定位套上通過彈簧頂推貫穿插裝有一處凵狀結構的驅動框,且取樣箱左右內壁的底部位置對稱焊接有兩處軌道桿,兩處軌道桿上對向滑動安裝有兩處封擋板;所述取樣箱的頂板上貫穿滑動有一處矩形結構的壓板。本實用相較于傳統需借助鐵鍬等工具鏟取裝載混凝土的取樣裝置,不需借助外置工具就可裝載取樣混凝土,操作使用簡單方便省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取樣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工程檢測用混凝土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骨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加大對新拌混凝土參數的檢測是施工過程中保證結構物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手段。
現有混凝土取樣裝置的功能較為單一,大都需借助鐵鍬等工具對混凝土實施鏟取裝載,使用較為麻煩費力,且還需借助外置工具對取樣混凝土進行夯實成型,造成夯實成型作業繁瑣費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工程檢測用混凝土取樣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需借助外置工具對取樣混凝土進行夯實成型,造成夯實成型作業繁瑣費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工程檢測用混凝土取樣裝置,包括取樣箱,所述取樣箱整體呈矩形結構,其左右側壁的頂端中間位置對稱焊接有兩處定位套,兩處定位套上通過彈簧頂推貫穿插裝有一處凵狀結構的驅動框,且取樣箱左右內壁的底部位置對稱焊接有兩處軌道桿,兩處軌道桿上對向滑動安裝有兩處封擋板,兩處封擋板均呈矩形結構;所述取樣箱的頂板上貫穿滑動有一處矩形結構的壓板,壓板滑動位于取樣箱的內部空間中;兩處所述封擋板尾端部分的左右兩側均焊接固定有一處豎撐受力桿,豎撐受力桿上貫穿開設有一處條形槽,條形槽中呈上下間隔焊接有兩處定位短軸,兩處定位短軸上均轉動連接有一處連桿;所述連桿共對稱設置有八處,八處連桿的首端對應與驅動框的左右豎撐驅動桿轉動連接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取樣箱頂板的中間位置間隔設置有兩處豎撐板,兩處豎撐板的頂端通過彈簧頂推貫穿插裝有一處插軸。
優選的,所述驅動框的頂端中間處焊接支撐有一處T形把桿,且T形把桿的根部段上貫穿開設有一處插孔,插軸的首端段對應與插孔插接配合。
優選的,所述壓板上呈左右對稱焊接有兩處豎撐滑軸,兩處豎撐滑軸通過彈簧頂推與取樣箱的頂板貫穿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只需將取樣箱下踩插置于混凝土中并通過T形把桿下滑驅動框就可驅使兩處封擋板內滑對接將取到的混凝土封堵于取樣箱中完成取樣,相較于傳統需借助鐵鍬等工具鏟取裝載混凝土的取樣裝置,不需借助外置工具,操作簡單方便省力;
2、本實用,只需通過橫撐把桿上下反復滑動壓板,就可對儲存于取樣箱中的混凝土進行沖擊夯實成型,相較于需借助外置工具才能對混凝土實施夯實的傳統取樣裝置,夯實成型作業更加便捷高效;
3、本實用的插軸可將驅動框插接定位于下壓狀態,使兩處封擋板保持封閉,方便對儲存于取樣箱中的混凝土進行轉移,避免混凝土在轉移過程中發生泄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右側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封擋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取樣箱半剖內部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名揚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省名揚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815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