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粉料輸送的組合彎頭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63575.5 | 申請日: | 2022-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47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魏禮彬;劉學峰;李玉柱;尹洪賀;豆銳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53/52 | 分類號: | B65G53/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4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送 組合 彎頭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粉料輸送的組合彎頭,包括,第一卸料通道和與其連接的第二卸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卸料通道包括:轉向部和斜向部,所述的轉向部為一側開口的箱式結構,所述的斜向部為兩側開口的的箱式結構,轉向部的開口端連接斜向部的一端,斜向部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卸料通道的一端,所述的轉向部底端設置進口管。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90度管道彎頭的輸送設計,采用箱式管道輸送,減小了粉料對管道的沖擊與磨損;同時第二卸料通道傾斜設置,改變了以往90度管道彎頭中間連接橫管輸送方式,減少了輸送壓力,減少了粉料對管道沖擊與磨損增加使用壽命,提高粉料輸送效率以及簡化安裝維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粉料輸送的組合彎頭,涉及混凝土攪拌站輸料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混凝土攪拌站粉料輸送工作過程中,通過管道向粉倉輸送過程中,均會產生摩擦以及壓力沖刷著管道壁,尤其在倉頂管道拐彎處的摩擦和壓力最大。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倉頂通過連接90度管道彎頭以及橫管進行粉料輸送,90度管道彎頭承受壓力和摩擦大,管道彎頭容易破損,且粉料輸送效率低,且90度管道彎頭成本過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粉料輸送的組合彎頭,結構簡單,結構穩定,節約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粉料輸送的組合彎頭,包括,第一卸料通道和與其連接的第二卸料通道,所述的第一卸料通道包括:轉向部和斜向部,所述的轉向部為一側開口的箱式結構,所述的斜向部為兩側開口的的箱式結構,所述的第二卸料通道為兩側開口的的箱式結構,轉向部的開口端連接斜向部的一端,斜向部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卸料通道的一端,所述的轉向部底端設置進口管,轉向部底端設置進口管用于連接輸送直管,所述的第二卸料通道用于連接倉頂,第二卸料通道部分連接在倉頂內部,部分設置在外部通過法蘭與第一卸料通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向部采用鋼板焊接而成,所述的斜向部采用鋼板焊接而成,第一卸料通道和與其連接的第二卸料通道均可以采用鋼板焊接而成,鋼板焊接簡單且方便,同時相較于90度管道彎頭,鋼板焊接成本低。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向部內壁焊接加強板,加強板設置于轉向部的頂部和三個側部的內壁上,采用焊接,對轉向部的內壁進行加厚,提升轉向部的耐磨損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向部頂部的外部上連接吊耳件,所述的吊耳件處于頂部的中心位置,方便進行吊裝。
進一步的,所述的進口處連接進口管路,進口管路連接于轉向部底部的中心,進口管路的自由端連接法蘭盤,進口管路的下方連接在輸送直管上,接收輸送直管輸送的粉料。
進一步的,所述的斜向部與進口管路之間的夾角呈銳角設置,斜向部傾斜向下,粉料經過轉向部后,通過斜向部傾斜向下的結構,直接輸料至倉頂。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90度管道彎頭的書送設計,采用箱式管道輸送,增大內部空間,減小了管道內粉料對管道的沖擊與磨損;同時第二卸料通道傾斜設置,改變了以往90度管道彎頭中間連接橫管輸送方式,減少了輸送壓力以及指引輸送路徑提高輸送效率;本實用新型在粉料輸送一定的情況下,有效分配減小摩擦能力,高效進行粉料輸送粉料,并且不對管道彎頭產生影響,增加彎頭使用壽命,節約制造安裝成本,簡化更換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技術方案的實施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6357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宮頸取樣器
- 下一篇:用于聲波測井儀器的減震降噪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