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懸浮式采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31012.8 | 申請日: | 2022-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95310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謝玉明;黃志堅;李小林;劉放明;田夢瑩;姜浩;魯雅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4 | 分類號: | G01N1/14;G01N1/34 |
| 代理公司: | 長沙德恒三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葛艷 |
| 地址: | 41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懸浮 式采水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懸浮式采水裝置,包括采水組件、調節組件以及定位組件,所述采水組件包括過濾箱以及設置于過濾箱內的采水泵;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漂浮件和配重件,所述漂浮件設置于所述過濾箱頂部且與所述過濾箱固定連接,所述配重件固定于所述漂浮件或過濾箱上;所述定位組件設置于所述過濾箱底部,定位組件用于限定所述過濾箱的漂移范圍。本實用新型設計獨特,能自動而穩定地進行取樣,尤其適合水流湍急或水位落差較大的河流。本實用新型制造、施工和運行成本低,運行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質監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懸浮式采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地表水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通常包含水樣自動采水單元、水樣自動預處理單元、控制單元、分析儀器單元、數據采集與傳輸單元等。待測水樣通過采水裝置進入預處理單元進行分析,因此采水系統是水質自動監測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目前水質自動監測站的采水系統一般設計簡單,故障率極高,在漲水或枯水期間無法自動調節取水的深淺,從而導致從不同采水深度取得的水樣所測量的指標濃度不盡相同,并因此導致數據不具備較好的橫向對比性。同時現有采水系統一般只能抽取一定高度的水樣,不能適應不同深淺度的河流斷面的不同要求;此外還存在觸電的安全隱患,即如果下河作業人員靠近采水單元有可能會發生觸電危險。
現有采水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存在的問題是,分析預處理儀器單元若報無水樣故障,現有系統只能模糊判斷是儀器采水系統未采集到水樣,從而使采水系統的水泵一直處于運行中,極易發生水泵被燒壞的故障;因此本實用新型旨在對現有采水系統進行改進,以提高操作便利性和安全可靠性,并減少不同采水深度對水質檢測數據準確度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隨水位自動升降,確保低水位或豐水期均能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水樣的懸浮式采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懸浮式采水裝置,包括采水組件、調節組件以及定位組件,所述采水組件包括過濾箱以及設置于過濾箱內的采水泵;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漂浮件和配重件,所述漂浮件設置于所述過濾箱頂部且與所述過濾箱固定連接,所述配重件固定于所述漂浮件或過濾箱上;所述定位組件設置于所述過濾箱底部,定位組件用于限定所述過濾箱的漂移范圍。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及定滑輪、固定錨以及升降塊,所述定滑輪固定于所述過濾箱上,所述固定錨固定于水體底部,所述升降塊通過搭設在所述定滑輪上的滑動繩索與所述固定錨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過濾箱內設置有多個采水泵,采水泵分別與獨立的輸水管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過濾箱底部設置濾孔。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過濾箱底部設置排沙口。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配重件為固定于過濾箱頂部的配重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漂浮件通過連接柱與所述過濾箱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漂浮件為浮球,所述浮球上部橫截面積小于下部橫截面積。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漂浮件頂部設置報警裝置,報警裝置包括報警燈。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懸浮式采水裝置,其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尤其適用于水流相對較為湍急或水位落差較大的河流,本實用新型中固定錨與過濾箱之間用定滑輪連接,可根據水位變化情況自行進行調整以達到平衡,并且可限制使過濾水箱及漂浮件在一定的范圍內漂浮,防止過濾箱隨水漂走,且因此采集的水樣區域較為穩定。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裝置,無論是枯水期還是豐水期,由于調節組件的存在,能使過濾箱置于水面下既定的深度,從而保證取水深度的穩定,使不同時期取得的水樣具有橫向可比性。本實用新型制造成本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難度小,可操作性強,且運行維護成本低,運行效果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310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