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藻類增產裝置的氣體過濾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24735.5 | 申請日: | 202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47868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春;周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霞浦恒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04 | 分類號: | B01D53/04;B01D53/26;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年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謝名海 |
| 地址: | 355100 福建省寧***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藻類 增產 裝置 氣體 過濾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于藻類增產裝置的氣體過濾器,包括過濾箱體,所述過濾箱體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出氣管,所述過濾箱體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進氣管,所述過濾箱體的前側面設置有蓋板。本實用新型中,設置了吸水棉塊、風干孔、吸水孔、風扇組、加熱管、安裝腔體、活性炭吸附板、放置箱、固定板、擋板,非工作狀態下,風扇組與加熱管相互配合,可以將吸水棉塊進行風干,提高下次吸水棉塊吸水的效率,保證吸水的效果良好,活性炭吸附板與放置箱內的吸水劑相互配合,進一步提高過濾的效果,不僅保證氣體中的水分較少,還可以過濾掉氣體中的細菌、微生物等物質,過濾效果良好,同時,方便更換放置箱內的吸水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藻類增產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用于藻類增產裝置的氣體過濾器。
背景技術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
現有的技術中,藻類增產裝置使用時,需要使用到氣體過濾器,但是,過濾的形式比較單一,過濾的效果不夠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用于藻類增產裝置的氣體過濾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用于藻類增產裝置的氣體過濾器,包括過濾箱體,所述過濾箱體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出氣管,所述過濾箱體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進氣管,所述過濾箱體的前側面設置有蓋板,所述蓋板的右側設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內部設置有密封板,所述蓋板的后側面固定連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后部滑動連接有擋板,所述擋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板;
所述蓋板的后側面可拆卸連接有活性炭吸附板,所述過濾箱體的內部設置有吸水棉塊,所述吸水棉塊的左側面設置有吸水孔,所述吸水棉塊的前側面設置有風干孔,所述過濾箱體的后側面固定連接有安裝腔體,所述安裝腔體的內部設置有加熱管,所述安裝腔體的后側面可拆卸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內側設置有風扇組。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放置箱的左、右側面均設置有氣孔,所述放置箱的內部設置有吸水劑。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板的拐角處設置有固定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放置箱位于活性炭吸附板的左側,所述活性炭吸附板位于吸水棉塊的左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活性炭吸附板的數量至少有兩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風干孔與矩形孔的位置相對應,所述風干孔的形狀為矩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吸水孔與風干孔相互垂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過濾箱體與安裝腔體相連通,所述風扇組位于加熱管的后方。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與傳統技術相比,該用于藻類增產裝置的氣體過濾器設置了吸水棉塊、風干孔、吸水孔、風扇組、加熱管、安裝腔體,非工作狀態下,風扇組與加熱管相互配合,可以將吸水棉塊進行風干,提高下次吸水棉塊吸水的效率,保證吸水的效果良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霞浦恒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霞浦恒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2473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精準焊接的數據線焊接設備
- 下一篇:一種自動排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