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遮擋電梯轎廂地坎與樓層踏板間縫隙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22417.5 | 申請日: | 2022-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83671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華;魯蘭星;姚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6B13/30 | 分類號: | B66B13/30;B66B13/28;B66B1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遮擋 電梯 樓層 踏板 縫隙 裝置 | ||
一種遮擋電梯轎廂地坎與樓層踏板間縫隙的裝置,其結構包括左電梯門(1)、右電梯門(2)、轎廂地坎(3)、樓層踏板(4)、縫隙遮擋板(5)、移動凸輪(6)、齒條(7)、齒條左端導軌(8)、齒條右端導軌(9)、不完全齒輪(10)、縫隙遮擋板左端支承座(11)、縫隙遮擋板右端支承座(12)、后端滾輪(13)、滾輪軸(14)、前端滾輪(15)、齒條左端限位塊(16)、齒條右端限位塊(17)。左電梯門(1)開關時帶動移動凸輪(6)左右移動,進而帶動齒條(7)上下運動,齒條帶動不完全齒輪(10)旋轉,使得電梯門打開時縫隙遮擋板(5)順時針旋轉90°遮擋縫隙,電梯門關閉時縫隙遮擋板(5)逆時針旋轉90°復位。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能夠遮擋電梯轎廂地坎與樓層踏板間縫隙的裝置。
背景技術
轎廂式電梯轎廂底部轎廂地坎與樓層踏板之間因為電梯結構本身的原因存在不可避免的縫隙(大多為30mm),對于微小的物品,例如鑰匙、U盤、手機等較容易掉落進縫隙中,造成財產損失的同時也極易給電梯運行造成安全隱患。另外,細跟高跟鞋很容易被縫隙卡住,影響電梯正常運行的同時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專利CN214298815U提出了一種能夠遮擋電梯轎廂地坎與樓層踏板間縫隙的電梯裝置,該裝置結構簡潔,不用附加電源,減少了電力設備的安裝,零部件結構簡單容易加工。但該裝置存在不足,為了給連接件提供運動路線,需要在轎廂地坎的左右兩端凹槽結構處進行較大面積的切割,這樣容易造成轎廂地坎的剛度下降,達不到所需的剛度要求。
專利CN210973497U提出了另一種新型電梯縫隙防掉落裝置,該裝置使用方便,銜接穩定性較好,工作可靠,結構簡單,方便拆卸。但該裝置需要在每一層的電梯縫隙處進行安裝,若樓層較多,則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不滿足實際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遮擋電梯轎廂地坎與樓層踏板間縫隙的裝置,該裝置能夠把電梯門的直線運動轉換成遮擋結構的旋轉運動,將人的重量轉換到了樓層踏板上,支承強度足夠,節約能量。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遮擋電梯轎廂地坎與樓層間縫隙的裝置,其結構包括左電梯門(1)、右電梯門(2)、轎廂地坎(3)、樓層踏板(4)、縫隙遮擋板(5)、移動凸輪(6)、齒條(7)、齒條左端導軌(8)、齒條右端導軌(9)、不完全齒輪(10)、縫隙遮擋板左端支承座(11)、縫隙遮擋板右端支承座(12)、后端滾輪(13)、滾輪軸(14)、前端滾輪(15)、齒條左端限位塊(16)、齒條右端限位塊(17),其特征在于:轎廂地坎(3)與電梯轎廂底部固連;左電梯門(1)和右電梯門(2)在轎廂地坎(3)的凹槽結構(31)的導向作用下平移實現開關門的動作;移動凸輪(6)與左電梯門(1)固連;齒條(7)的頂端安裝有后端滾輪(13)、滾輪軸(14)以及前端滾輪(15),兩個滾輪可以相對齒條(7)轉動而不能移動;移動凸輪(6)與后端滾輪(13)和前端滾輪(14)之間的接觸關系均為高副接觸;齒條(7)通過齒條左端導軌(8)和齒條右端導軌(9)導向做豎直方向的上下運動,左電梯門(1)完成開門和關門動作時,分別帶動齒條(7)向上和向下運動;齒條(7)與不完全齒輪(10)保持常嚙合,齒條(7)帶動不完全齒輪(10)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不完全齒輪(10)與縫隙遮擋板(5)為固定連接關系,兩者同步運動;縫隙遮擋板(5)由縫隙遮擋板左端支承座(11)和縫隙遮擋板右端支承座(12)支承,縫隙遮擋板左端支承座(11)和縫隙遮擋板右端支承座(12)固定安裝在轎廂地坎(3)上,縫隙遮擋板(5)可相對轎廂地坎(3)轉動而不能移動。
進一步的,轎廂地坎(3)與電梯轎廂底部固連,轎廂地坎(3)包含引導電梯門運動的凹槽結構(31)、用于固定齒條限位塊的凸棱結構(32),轎廂地坎(3)與齒條左端導軌(8)、齒條右端導軌(9)、縫隙遮擋板左端支承座(11)和縫隙遮擋板右端支承座(12)固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224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