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舒適型針織內衣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20920.7 | 申請日: | 2022-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821853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園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義烏市雙漫針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04 | 分類號: | A41D1/04;A41D27/00;A41D27/10;A41D27/26;A41D31/18;A41D31/06;A41D31/24;A41F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舒適 針織 內衣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舒適型針織內衣,旨在解決現有的針織內衣在穿著后會出現保溫效果過好難以散熱,需要脫掉卻極為麻煩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舒適型針織內衣,包括衣體,衣體的兩側可拆卸連接有衣袖,衣袖下端以及衣體的兩側上設置有相互貼合的魔術貼,衣體的兩側上設有防止衣體掉出的卡扣組。本實用新型在衣體側邊設置了魔術貼,使得在穿著多件衣物時能快速的將衣體抽出身體,加快軀體的散熱;同時,衣體中混紡的聚氨酯纖維以及駱駝毛絨纖維,大幅提高了衣體的彈性以及舒適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內衣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舒適型針織內衣。
背景技術
針織內衣是紡織服裝市場最受消費者關注的服裝品種之一,有“人體第二皮膚”之稱。內衣的主要功能是保暖、吸汗、保護人的體膚以及避免弄污外衣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的內衣還要求能調整人體體型、起某些裝飾和保健作用,因此內衣的概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一般的貼身內衣外,還分出補整內衣、裝飾內衣、塑身內衣和練功衣等。
但是一般來說針織內衣是穿著在最里側的衣體并起到極好的保暖效果,但因冬日的早中晚存在較大的溫差,導致白天體溫難以散去,但是想將針織內衣脫去會十分麻煩。
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舒適型針織內衣,通過側邊設置的魔術貼,使得在衣體穿著最里側時仍能快速的抽出,同時卡扣組的設置能避免衣體會輕易的脫離身驅產生堆積,使得穿著者感覺不適。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包括衣體,所述衣體的兩側可拆卸連接有衣袖,所述衣袖下端以及衣體的兩側上設置有相互貼合的魔術貼,所述衣體的兩側上設有防止衣體掉出的卡扣組。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衣袖與衣體上設置的魔術貼使得衣體與衣袖能保持貼身并能進行分離,將衣體從上側領口處拉出,魔術貼便會自己進行分離,使得針織內衣能輕松取出,卡扣組的設置將防止衣體上的魔術貼會輕易松開,導致穿著衣體會不適,并且降低保暖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扣組包括衣體上分別固定連接于魔術貼兩側的凸起扣以及旋扣,所述凸起扣與旋扣卡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衣體上設置旋扣與凸起扣的卡合使得衣體不會被輕易的被抽出,同時避免了穿著衣體時衣體會發生錯位;在進行卡合時因衣體的本身具備的彈力,使得旋扣能進行卡入與取出;而在穿著時布料緊貼人體處于收縮狀態,再加上旋扣需要旋轉至合適位置才能與凸起塊分離,使得旋扣無法自然松開;凸起扣與旋扣設置于魔術貼的兩側,避免了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會進行觸碰感到不舒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衣體上端設有連接帶,所述連接帶與衣體之間設有空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帶以及連接帶與衣體之間的空隙能方便將衣體從上側進行拉動,同時也方便了將衣體掛起與晾曬。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衣體的肩部內設有連接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條為塑料所制的長條,在衣體穿入時可利用連接條與人體的肩部進行對應,方便在穿入時更快速的將衣體與身軀進行對其,使得衣體的穿入更為快速。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衣袖通過拉鏈與衣體可拆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若需要將衣體重新穿回時,衣袖的存在會大幅增加衣體穿入的難度,將衣袖拆除后穿入衣體的方式使得軀干部分得到保暖;拉鏈的起止點均位于衣袖中魔術貼的上側,利用拉鏈的連接使得正常的穿著過程中衣體與衣袖連接緊固難以分離,當衣體脫下后,拉鏈的設置能快速的將衣袖卸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衣體上混紡有聚氨酯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義烏市雙漫針織有限公司,未經義烏市雙漫針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2092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