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07834.2 | 申請日: | 2022-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044289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6 |
| 發明(設計)人: | 湯毅清;高志鵬;唐永望;潘海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鐵研汽車零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45/08;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清遠市清城區諾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815 | 代理人: | 龔元元 |
| 地址: | 51080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左右 前輪 加強 拉伸 成型 模具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鈑金件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對應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設置有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所述第一凸模為一條沿下模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條,所述第一凸條的中部設有第一條狀凹部,所述第一凸條上還設有分別位于第一條狀凹部兩端的第一圓形凸塊和第一圓形凹塊;所述第二凸模為一條沿下模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條,所述第二凸條沿第一凸條第一圓形凹塊到第一圓形凸塊的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二圓形凹塊、橢圓形凹塊、橢圓形凸塊、第二圓形凸塊和第三圓形凸塊。本實用新型能夠本減少產品成型暗裂發生的可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鈑金件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汽車輪罩是汽車上的一個必要部件,它可以降低高溫和突然的雨水降溫會對油漆的損傷,并且能夠起到一定的防塵和美觀作用。
汽車輪罩的加強板分為前輪罩加強板和后輪罩加強板,而前輪罩加強板又分為左前輪罩加強板和右前輪罩加強板,左前輪罩加強板和右前輪罩加強板的結構和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并且根據車型的不一樣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構形狀。
廣汽新能源A20車型使用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結構和形狀復雜,局部變形劇烈易發生暗裂情況,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拉伸模具,可以使得該類左右前輪罩加強板的生產過程中能夠減少暗裂情況的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根據左右前輪罩加強板結構和形狀特點,設計出分段連續沖壓工藝使用的拉伸模具,將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成型分段化,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設置有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對應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設置有第一凹模和第二凹模;
所述第一凸模為一條沿下模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條,所述第一凸條的中部設有第一條狀凹部,所述第一凸條上還設有分別位于第一條狀凹部兩端的第一圓形凸塊和第一圓形凹塊;
所述第二凸模為一條沿下模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條,所述第二凸條沿第一凸條第一圓形凹塊到第一圓形凸塊的方向依次設置有第二圓形凹塊、橢圓形凹塊、橢圓形凸塊、第二圓形凸塊和第三圓形凸塊。
在上述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上設有位于下模外側和下模中部的可拆卸的定位塊;所述上模上設有與定位塊一一匹配的定位缺口。
在上述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中,所述定位塊為8個,分設在下模的前側、后側、左側、右側。
在上述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上還設有位于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之間的兩個腰型定位槽,所述上模對應設置有與腰型定位槽配合的腰型定位塊。
在上述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中,所述上模上設有2根導柱,分別設在上模的兩側。
在上述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中,所述下模上設有與導柱配合的導柱缺口和與導柱缺口配合將導柱卡緊的墊片。
在上述的左右前輪罩加強板拉伸成型模具中,所述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上還設置有若干可拆卸的頂針,所述可拆卸的頂針分設在第一凸條和第二凸條的前側、后側、左側和右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左右前輪罩加強板的生產成型分段化,逐步將左右前輪罩加強板生產成型,本實用新型作為成型工藝第一步使用的模具,通過上模和下模的形狀和結構設計將左右前輪罩加強板的大部分形狀拉伸成型,局部變形輕微,減少了暗裂發生的可能;并且可通過在同一模具上同時生產左前輪罩加強板和右前輪罩加強板,增加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鐵研汽車零件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鐵研汽車零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078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