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仿生骨曲線彈力支撐腰部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093805.5 | 申請日: | 202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119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樊既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沭陽康恒元創科技有限公司;康璽國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71/12 | 分類號: | A63B7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 地址: | 223600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塘溝鎮雷達科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仿生 曲線 彈力 支撐 腰部 保護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仿生骨曲線彈力支撐腰部保護裝置,其至少包括:護腰帶,用于貼合至腰部;支撐板,用于對腰部進行支撐。護腰帶貼腰面上設置有配合所述支撐板的支撐袋,所述支撐袋上設置有袋口,所述支撐板能夠穿過袋口設置在所述支撐袋內或通過所述袋口從所述支撐袋內取出。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護腰帶內設置仿生結構的支撐板的方式,提高了護腰的支撐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動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仿生骨曲線彈力支撐腰部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民眾運動的熱情越來越高,體育運動與保健越來越在普通人中流行開來,運動護具作為保護運動員避免運動傷害和提高運動效果的作用越來越不可忽視。運動,也同時意味著運動傷害,各種各樣的運動護具隨之誕生,腰部作為許多運動的發力基點,其作用不可忽視,且其受力受傷通常不易被人們重視,而導致運動效果不好甚至受傷。尤其在健美、健身運動中,腰部所受重力較大,且在各個部位肌肉的訓練中都有涉及,持久的受力在舒適的護腰的襯托和保護之下才能夠安全、有效的進行鍛煉,現有護腰通過在腰部加壓貼合的方式對腰部進行固定和保護。
現有技術中如公開號為CN206473666U的專利文獻提出了一種護腰帶,包括呈帶狀的護腰帶本體、固定于所述護腰帶本體兩端部的貼帶、由所述護腰帶本體內部延伸出的電源控制線、貼設于所述護腰帶本體中間位置的護腰魔術貼、固定于所述護腰帶本體且蓋設于所述護腰魔術貼的網紗和固定于所述護腰帶本體的收容袋,所述護腰帶本體從正面向反正方向包括依次疊設的護腰帶面層、護腰帶內層和護腰帶底層,所述護腰帶內層包括內基材層和與所述內基材層貼設的石墨烯發熱芯片層,所述電源控制線一端與所述石墨烯發熱芯片層電連接,其另一端用于接通外部電源。
CN204146390U公開了一種加強型護腰帶,包括第一護腰片和第二護腰片,所述第一護腰片的里端和所述第二護腰片的里端交疊布置,所述第一護腰片的外端和所述第二護腰片的外端能夠可拆卸的相互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護腰片的外端與第一松緊帶的外端連接,所述第一松緊帶的里端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二護腰片的里端上的第一套環與所述第一護腰片的中部連接,所述第二護腰片的外端與第二松緊帶的外端連接,所述第二松緊帶的里端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一護腰片的里端上的第二套環與所述第二護腰片的中部連接。
上述技術提出了采用在使用護腰帶對人體腰部進行加壓支撐,尤其是在護腰帶內增加支撐板的方式對腰部進行支撐,但是,現有支撐板過于沉重,增加了使用時的腰部負擔,且由于護腰采用全包裹覆蓋的方式貼合至腰部進行加壓支撐,透氣性較差,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褥瘡。
此外,一方面由于對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存在差異;另一方面由于發明人做出本實用新型時研究了大量文獻和專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詳細羅列所有的細節與內容,然而這絕非本實用新型不具備這些現有技術的特征,相反本實用新型已經具備現有技術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請人保留在背景技術中增加相關現有技術之權利。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至少一部分不足之處,本申請提供一種仿生骨曲線彈力支撐腰部保護裝置,其至少包括:護腰帶,用于貼合至腰部;支撐板,用于對腰部進行支撐;所述護腰帶貼腰面上設置有配合所述支撐板的支撐袋,所述支撐袋上設置有袋口,所述支撐板能夠穿過袋口設置在所述支撐袋內或通過所述袋口從所述支撐袋內取出。
優選地,所述支撐板包括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所述第一板體為平直結構,所述第二板體為弧形結構,所述第一板體和所述第二板體之間的過渡位置平滑連接,使得所述支撐板能夠通過第一板體從所述袋口插入所述支撐袋內。
優選地,所述第二板體的弧形結構配合腰部的弧度設置,使得所述第二板體能夠貼合至腰部對腰部進行固定,所述第二板體中間軸線位置沿第二方向設置有抗彎槽,所述第二板體能夠在所述抗彎槽的設置下保持受到壓力時不發生形變。
優選地,所述抗彎槽兩側設置有第一抗彎槽和第二抗彎槽,所述第一抗彎槽和所述第二抗彎槽軸對稱設置在所述抗彎槽兩側,所述第一抗彎槽和所述第二抗彎槽為所述第二板體對應位置內凹形成,使得支撐板的抗彎能力得到提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沭陽康恒元創科技有限公司;康璽國際有限公司,未經沭陽康恒元創科技有限公司;康璽國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0938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