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院藥劑科用的配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077474.6 | 申請日: | 202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57579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怡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怡鑫 |
| 主分類號: | B65B37/18 | 分類號: | B65B37/18;B65B43/5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鄧金濤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院 藥劑 配藥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配藥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院藥劑科用的配藥裝置,包括基座、稱量斗、連接桿、顯示屏和配藥盒,顯示屏通過支撐桿固定在基座的側面,連接桿的上端在基座的上方和稱量斗的下側轉動相連,下端穿進基座內和電子計量器相連,電子計量器通過連接線和顯示屏相連,稱量斗的上側設置有盛放槽,并且稱量斗的一側設置有和盛放槽相連通的倒藥口,配藥盒在倒藥口的下方滑動設置于基座上,配藥盒上側并排設置有多個開口朝上的收納槽。這樣一種中藥只需要取一次藥就能連續配置多包中藥,解決以往藥劑科大多都采用小的藥稱來配藥,配置多劑相同藥方的時候,比較費時費力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配藥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院藥劑科用的配藥裝置。
背景技術
中醫是中華傳統文化和醫療方法,雖然現代西醫發展迅猛,但是中醫在現代醫療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藥是中醫中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傳統的中藥抓藥過程中,醫師直接將中藥逐樣的堆放在牛皮紙上,不同的中藥會堆積摻雜在一起。
在以往藥劑科配置中藥的過程中,藥劑師們根據藥方上的配方,通過小的藥稱來稱取每一種藥材重量,尤其是當一個藥方需要同時配置多包的時候,為了保證每包藥的劑量相同,就需要藥劑師反復取藥、稱量,然后再倒入裝藥用的包裝袋或者牛皮紙上,這樣比較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院藥劑科用的配藥裝置,解決以往藥劑科大多都采用小的藥稱來配藥,配置多劑相同藥方的時候,比較費時費力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院藥劑科用的配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稱量斗、連接桿、顯示屏和配藥盒,顯示屏通過支撐桿固定在基座的側面,連接桿的上端在基座的上方和稱量斗的下側轉動相連,下端穿進基座內和電子計量器相連,電子計量器通過連接線和顯示屏相連,稱量斗的上側設置有盛放槽,并且稱量斗的一側設置有和盛放槽相連通的倒藥口,配藥盒在倒藥口的下方滑動設置于基座上,配藥盒上側并排設置有多個開口朝上的收納槽。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連接桿的上端連接有橫桿,橫桿一端的上側通過轉動件和稱量斗的下側相連,另一端朝向遠離倒藥口的方向延伸,并且上側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的上端和稱量斗的下側貼合固定。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轉動件包括上轉動塊和下轉動塊,下轉動塊的下端和橫桿的上側相連,上端設置有開口朝上的轉動槽,上轉動塊的上端和稱量斗的下側相連,下側穿進轉動槽內,并且通過轉動軸和轉動槽轉動相連,固定塊的上端設置有第一磁吸部,稱量斗的下側設置有和第一磁吸部相匹配的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磁吸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基座內設置有工作腔,電子計量器設置于工作腔內,基座的上側設置有和工作腔相連通的滑動孔,連接桿的下端穿過滑動孔和電子計量器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基座的上側設置有導軌,配藥盒下側設置有滑動槽,導軌和滑動槽滑動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導軌設置為阻尼滑軌,阻尼滑軌的下滑動條和基座的上側相連,阻尼滑軌的上滑動條和滑動槽的槽底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基座的上側還卡扣連接有取藥杯,基座的上側設置有固定槽,固定槽的槽底設置有第三磁吸部,取藥杯的杯底設置有第四磁吸部,第三磁吸部和第四磁吸部磁吸相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基座的下側設置有連接有多個可調節支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怡鑫,未經王怡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0774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淋室
- 下一篇:一種醫院藥劑科藥物分類篩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