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053393.2 | 申請日: | 202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36432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聶良文;韋偉;梁貴秋;林強;樂波靈;陸春霞;李乙;盧德;黎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 |
| 主分類號: | A01K67/04 | 分類號: | A01K6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許文宗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蠶共育 自動化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包括:箱型蠶房,所述箱型蠶房內層疊設置有多個抽拉式蠶框;喂蠶平臺,所述喂蠶平臺設置于所述箱型蠶房的外側;所述喂蠶平臺可升降地設置于底座上;升降驅動裝置,其連接至所述喂蠶平臺,以驅動所述喂蠶平臺升降。基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設備,操作人員可以將喂蠶平臺上升至合適的高度,然后將相應的蠶框拉出,進行養蠶作業,待操作結束后,再將蠶框推回箱型蠶房內,操作人員不再需要依靠人力將蠶框搬上搬下,極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
背景技術
小蠶共育是廣西主推的養蠶技術,目前主要有2種運營模式,一種是傳統人工操作為主的小蠶共育室,一種是流水線式機械傳輸的小蠶共育室。
傳統人工操作為主的小蠶共育室主要使用疊式蠶框養蠶,由于人身高的限制,疊放的高度一般是1.7米左右,蠶房的空間利用率不高。依靠人力把蠶框搬上搬下,勞動強度很大,勞動效率比較低。而且由于蠶房空間太大,密封性和保溫性都不好,加溫非常困難,會導致小蠶生長緩慢及整齊度差。
流水線式機械傳輸的小蠶共育室也存在加溫補濕困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該設備還很不成熟,故障率高,不能穩定運行。投資太大,小蠶房加上設備,投資動輒超過百萬元。蠶框疊放也就12-15層左右,傳輸設備占地面積也很大,總體的空間利用率也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其可以提高養蠶操作的效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包括:
箱型蠶房,所述箱型蠶房內層疊設置有多個抽拉式蠶框;
喂蠶平臺,所述喂蠶平臺設置于所述箱型蠶房的外側;所述喂蠶平臺可升降地設置于底座上;
升降驅動裝置,其連接至所述喂蠶平臺,以驅動所述喂蠶平臺升降。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喂蠶平臺包括高度可調的操作臺和高度可調的座椅。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箱型蠶房的底部設置有電動輪。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箱型蠶房內設置有溫度檢測元件、濕度檢測元件、溫度調節裝置和濕度調節裝置;其中,所述溫度調節裝置連接至所述溫度檢測元件;所述濕度調節裝置連接至所述濕度檢測元件。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溫度調節裝置包括兩個電熱水器以及分別與所述兩個電熱水器連通的兩條熱水管道,其中,所述兩個電熱水器設置于所述箱型蠶房的底部,所述兩條熱水管道分別設置于所述箱型蠶房的后壁板和箱門上。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箱型蠶房的外立面覆蓋保溫材料。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濕度調節裝置包括四個加濕器,所述四個加濕器分別設置于所述箱型蠶房的底部的四個頂角處。
優選的是,所述的小蠶共育自動化設備中,所述箱型蠶房設置有排氣扇,所述排氣扇設置于所述箱型蠶房的頂部。
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0533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同步自動定位夾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方便操作的注射器防刺保護套





